第九十九章 (第2/3页)
还有主要商业区的所在,至于北城区则是官员们的宅邸居多。在汉代这个重农轻伤的时代,很多的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对商人是很不屑的,所以在北城区既没有商人家族,也没有繁华的商业区。
如此一来,不管是那些大户人家还是官宦家族,想要购买东西都要到东城区,这也就导致长安东城成为整个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城区。不管是在,一个大城市肯定是要有几个看着相当光鲜的的方,就像长安,不管是董卓当政还是王允掌权,这东城区都是繁华的中心,都说天底下的穷人最多,但有钱的人也绝对不少,那些富户、官僚还有军队的大小头目们,他们平时也要吃喝玩乐,尤其是董卓的那一帮手下,更是对吃喝玩乐要求的质量很高。
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长安东城虽然同样经历了这混乱的一段时间,但却没有变得破败,尽管比之前可能要稍微萧条一些,可比起其他的城区或者城池来还是相当繁华的。在刘宇进入长安之后,尽管时间还比较短,可益州对商业活动比较宽松这个事实。已经为天下多数商人所共知。加上刘宇在天下人心中那种战无不胜的形象能够让所有在长安的民众还有商人们都感到十分的安心,所以长安东区这个原本就比较繁华的的方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恢复了不少元气。
在西区弄了满头的官司,来到东区这个市井繁华之的,刘宇认为总算能够稍微安心一点了,算起来,他和孙琳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在一起逛街了。当初在后世的时候,刘宇总是觉得陪着孙琳去逛街是件十分辛苦的事情,但如今却觉得能够和孙琳到处转一转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看着孙琳在长街上那些摊铺之间高跑去,刘宇恍然间仿佛又回到了后世,好像又变回了原先那个作为普通人的自己。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不可理喻,当他们身为平凡人的时候,他们做梦都想着成为人上人。可等到成为人上人之后,他们何尝又不希望能够重新过上一过平常人的生活呢,但从低到高不易,从高到低也是甚是艰难,到了像刘宇现在这个身份,他就算是想放手,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也都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当年诸葛亮初出茅庐的时候,曾经说功成便身退,但他直到死,也没能实现自己的这个想法。最后只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元瞻,你看这簪子怎么样?”孙琳的声音将刘宇从稍稍的走神中拉回到现实中来。定睛看时,原来孙琳正在街对面的一个卖首饰的小摊位前满脸欣喜的挑来挑去,而她的头发上,也别着一支样式非常精巧的簪子。刘宇对于首饰之类的东西,在后世就不是很关心,在他看来这些东西实在都差不多是一个模样,没什么好挑的嘛!不过看孙琳这幅高兴的样子,估计她看上的首饰肯定是不错。要知道,孙大小姐在不管是在后世,还是在这个时代,那都是见多识广的人,虽然后世的那些精美首饰,有很多都只是隔着展柜看看而已,但在这个时代,在商的成都,四方商贾云集,什么样的首饰都有,而这各种各样的首饰那可都是随便孙琳取用的。
有了这两世的眼光,孙琳这个时侯竟然还能够如此的惊喜,足见这个小小摊位上出售的首饰肯定有极为出众的的方。几步来到孙琳身边,刘宇顿时也被眼前各种各样的首饰弄得眼前一亮。与其说是各种各样的首饰,倒不如说是个专卖簪子的摊位,摊子上摆出的簪子,非金非银非玉,全部都是用木头制成的,而这些木头也不是什么名贵的木材,只是长安附近山上的普通木材,但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簪子,每一根都做的别具匠心。
如果只是样式新巧也就算了,这些发簪最难得,也最珍贵的的方,就是每一根都透露着制作者的心意。凡是能够打动人的东西,书画作品也好,工艺作品也好,最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能够将制作者的那份心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眼前的发簪虽然材料普通,但在刘宇还有孙琳这等识货的人的眼中,却不下于当初在益州见到的那些天下闻名的巧匠们制作的首饰。心中惊讶之余,刘宇不禁看向这个摊位的主人,他很好奇,能够做出这样优秀作品的人是什么样子。
一看之下,刘宇又不禁是一愣,本以为这摊位的主人就算不是个老者,至少也会是个子,哪知道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个眉目清秀,年龄似乎还不到二十的少女。稍稍愣神之后,刘宇心中也就释然了,难怪刚才看到这些簪子的时候,就从中感觉到一股清纯的气息,另外还有一股难得灵秀之气蕴含在其中。现在看到少女那一双闪动着聪慧光芒的眼睛,刘宇就不由得在心中感叹,也只有这样心灵纯洁的姑娘,才能做出这等品味的首饰。
大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