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各有打算 (第3/3页)
宣读自己颁布的圣旨,听着那一个个显赫的官名从内侍的口中说出的时候,刘协的心里面还是感到十分的心疼!虽然说这些官职不要钱。但这毕竟是一种荣誉!当然。刘协最为郁闷的,就是在自己这一代,大汉社稷竟然沦落到这般的步,连官职都已经可以作为赏赐功臣的赏物,可以一次性大量的抛售出去了!
“算了,如果能够用这些官职换来刘宇的用心辅佐,让大汉在我的手中能够实现中兴,那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这刘协在心中不断的安慰着自己。就在他进行自我催眠的时候。太尉黄琬忽然站出来,手持笏板向刘协奏道:“启奏陛下,近日来,因为董卓逆贼伏诛,李叛匪败退。很多因为董卓的暴政而挂冠归隐之人,希望能够重新回到朝廷中,为朝廷效力,为陛下尽忠!臣以为,这些人能够在董卓专政之时,不贪富贵,不畏强蛮。宁可放弃仕途归隐于闹市山林之中,此实在是对我大汉社稷忠心耿耿之臣,还请陛下能够恩准他们回朝效力!”
“哦?还有这等事?”刘协的兴致顿时就高涨起来,自己能够得到民心。这是最能让刘协感到高兴的事情了,归隐的官员希望能够重新回到朝廷中来。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一来这些人是因为董卓势力被掀翻而不用再可以的隐瞒名姓来自保,而且更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执掌的朝廷充满了信心,认为自己能够带领大汉实现中兴,这才希望能够复出重新扶保大汉江山的!一想到有人肯为了自己而回到朝廷,刘协就高兴的不得了,他迫不及待的问道:“如此忠臣,朕当然不会让他们的一腔报国热血白费!既然他们愿意回到朝廷之中,那朕就许他们官复原
本来刘协是想说“另加三级记录”的,也就是说给这些人记个大功,日后如果有了职这个空缺的职位又比这些人现有的官职高出三阶的话,这些人还是能够有竞争这个高阶职位的机会的,因为现有等级加上这三级记录,正好能够满足高升的条件!所以加三级记录在案是对于官员的一种很有效的奖励办法。
可这句话刘协根本就没有说完,就被刘宇的一声清咳给打断了,看着一脸悠然的刘宇,刘协感到一阵愤慨,同时也是感到一丝无奈,他身为一个皇帝,说话的时候被人毫不客气的打断,他心中有多么的尴尬和愤怒那是可想而知了。不过刘协此时也是敢怒而不敢言,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刘协陪着笑脸向刘宇说道:“皇叔,刚才太傅所提的事情,皇叔以为该如何是好呢?”刘协知道刘宇刚才打断自己,肯定是为了这重新启用下野官员的事情,所以便向刘宇问了一句,不过在刘协的心中,他还是认为自己所作出的选择并没有任何的错误,像这些忠臣,难道就任由他们老死泉林?
听到刘协问自己,刘宇也就不再装深沉,睁开眼睛看着黄琬问道:“太尉大人,不知道有哪些下野的官员想要回到朝廷中来呢?不知太尉大人可有一份名单呈交给皇上?”黄琬淡笑一下道:“蜀王千岁,当初董卓专权的时候,自动归隐以及被董贼贬斥的官员少说也有百十余人,如今在长安人,他们都向臣表示希望能够再为社稷出一份心力!不过因为这事是昨天才发生的,所以仓促之间,老臣也没有准备好名册,还请皇上,蜀王千岁宽宥!”
刘宇对于黄琬的这套说辞显然并不满意,又紧接着问道:“太尉他人不会不知道,本朝已有定例,凡是下野辞官者,非有特别的理由,不得再次进入仕途。如今太尉大人如果想要让那些已经辞官的人回到朝廷,还是要先拟出一份名单呈交皇上。等皇上命人查实之后再行定夺,这才是正途!否则,若是有那宵小之辈,本因为触犯律法而被免官,这次却借着便利重入仕途的话,朝廷也不好向天下的百姓们交代!”
对于刘宇的话。黄琬并没有显示出不高兴的神色。而是点头说道:“蜀王千岁所言极是,此事确实是老臣欠缺考虑,还请陛下恕罪!不过,这其中有一人,臣敢以身家性命担保,他绝对是忠于汉室,忠于陛下之人,还请陛下能够让他官复原职!”刘协本就对让那些忠臣重回朝堂十分的赞同。如今听黄琬这么一说,他立马就想答应,但旋即又看到一边闭目不语的刘宇,便只好无奈的苦笑一下,想刘宇说道:“皇叔。你以为太尉之言如何?”
刘宇看了黄琬一眼,慢悠悠的说道:“太尉大人既然能人担保,那此人一定是非同凡响!不知此人是谁,还请太尉大人能够告知,如果真的是对朝廷忠心耿耿而遭到董卓的记恨打压之人的话,皇上自然会加以重用的!”黄琬似乎已经猜到了刘宇会这么回答,他微微一笑说道:“其实此人蜀王千岁也认识。他不是别人,就是皇甫嵩,皇甫将军!”
皇甫嵩?刘宇顿时就是一愣,怎么是他?刘宇之所以感到惊讶。并不是因为他认为皇甫嵩的忠诚不够,出生在军人世家的皇甫嵩。他对于汉朝廷的忠诚是勿需怀疑的,真正让刘宇想不通的是,皇甫嵩如今就在武班之中端坐,而且还是坐在一众武官的最前列,他人既然已经在朝堂上了,那还谈什么复出呢?
“黄太尉,你是说想让皇甫将军复出?”刘宇疑惑的看着黄琬,见黄琬肯定的点了点头,刘宇就感到更加的奇怪了:“可黄大人你也看见了,皇甫将军如今就在武班之中,既然没有离开朝堂,那这复出一事,又从何说起呢?”
面对刘宇的疑问,黄琬不慌不忙的回答道:“蜀王千岁恕罪,确实是微臣没能说明白,皇甫将军本是统领长安十万大军的左将军,长安留守,后来董卓作乱,皇甫将军因为消息不通而被董卓奸贼所乘,兵权被李夺了过去。后来董卓进入长安,皇甫将军为了同流合污,毅然决绝了董卓让他到函谷关统兵的任命,甘心在自己的府中赋闲,如今董卓已灭,李等人也被除掉,朝廷已经显现出一片新迹象,为了能够更好的为朝廷效力,皇甫将军希望能够重新回到军队之中,继续领兵为我大汉社稷浴血拼杀!所以臣在此肯定陛下能够恩准皇甫将军能够重新统领长安兵马!”
听到这里,刘宇已经完全听明白了黄琬的计划,原来他们是想从我这里夺走长安的兵权啊!刘宇心中暗暗的冷笑,黄琬还真是好算计,没想到他会把皇甫嵩拉到了前台上来!刘宇看了一眼如今还在第一排端坐的皇甫嵩,眼中也禁不住露出欣赏的神色。对皇甫嵩的才干,刘宇也是十分的了解,当初的黄巾起义,说起来,应该就是被皇甫嵩歼灭的,当然,当时刘宇率军击溃的是黄巾军的主力,对战局的变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如果没有皇甫嵩牢牢的牵制住其他的黄巾军的话,刘宇也不可能那么顺利的消灭张梁、张宝他们两个人的兵马!
当然,在一些军事思想,尤其是在战争之后一些问题的处理上,刘宇和皇甫嵩之间有着比较大的分歧,但对于皇甫嵩的指挥能力,刘宇还是十分佩服的。对于皇甫嵩,刘宇一直认为他就是一个标准的大汉军人,如同后世的军人们一往都有他们自己的执着和追求,同时他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和坚持,所以当刘宇看到皇甫嵩竟然来到这场政治斗争的前台来的时候,他心中也是惊讶万分。
既然黄琬所说的人是皇甫嵩,那刘宇也说不出别的什么来,皇甫嵩对于汉室的忠诚是不容质疑的,即便是刘宇也不可能从皇甫嵩的身上找出任何对汉室不忠的的方。所以当汉献帝询问的目光再次落到刘宇身上的时候,刘宇便点头开口道:“既然黄太尉举荐的是皇甫将军,那本王自然是无话可说,皇甫将军是我们大汉军人的典范,如果由皇甫将军来统领长安的卫戍兵马,那长安自然万无一失!臣也请陛下能够恩准太尉大人的请求!”
见刘宇也已经答应了,刘协自然二话不说,马上就下旨回复皇甫嵩的兵权,并将长安城的卫戍部队交给皇甫嵩。对于这道旨意,刘宇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他没有理由去阻止这件事。不过,皇甫嵩负责长安的防务,刘宇并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本来嘛,血甲军本身就不是被用来在城头上巡逻的部队!
当然,刘宇也不可能让皇甫嵩一口气将长安卫戍部队吞下去,长安城原来的那些卫戍部队,这个时侯都已经被重新整合了起来,刘宇辛辛苦苦的让那些士兵重新恢复了士气,的交给别人,于是,在精心挑选了半天之后,刘宇将一万人马连同长安防务一起交到了皇甫嵩的手中。这一万人马都是因为不符合刘宇选择士兵的那种苛刻条件而被刷下来的,可即便是这些落选的兵马,也足以让皇甫嵩感到十分的满足
大朝会就在这种双方都不吃亏的情况下结束了,夜晚的长安城,皇宫、黄琬府邸以及蜀王府邸注定无法安眠,因为这些房屋的主人都在商议着自己的事情!(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