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一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一章 (第2/3页)

强上一筹。而且先前的战败,已经让荆州的统治层彻底醒悟过来,刘表不但准备亲自出征,而且荆州内部真正有才能的人也得到了重用,蒯氏兄弟的谋略出众,黄忠文聘的武艺精强,这些人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即便孙坚是江东之虎,想要取胜,也很困难。

    当然,这一切都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袁术的人马退出此次战役,让荆州军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核孙坚军团作战。袁术之所以起兵本就不是为了孙坚。孙坚从他那里借去了不少兵马,攻下了江东四郡,但在这之后,这只江东猛虎却越来越不听袁术的使唤了,孙家父子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永远不会敢于被其他的人所支配。

    当初是因为寄人篱下,一旦有了力量,他们就不会向任何人臣服。对于这种情况,袁术的心中当然觉得不痛快,这根本就是养虎为患。就算现在的孙坚还能在一定地程度上看他袁术的眼色行事,但再过一段时间,等江东的实力再次强大之后,恐怕这只猛虎会反过来把他袁家一口吞下,连根骨头也不会吐出来。

    袁术不是傻瓜,他是打定了主意,和孙氏家族之间。从此名义上还是同盟。但实际上就要将他们当作自己的敌人来对待了。不过蕲春郡是荆州唯一与淮南接壤的地方,所以袁术为了自身利益才不得不出兵助阵。但如果荆州和淮南之间的接壤处彻底消失,那么袁术最关心的问题也就就此消失,和自己没有了任何地利益冲突,以袁术地老奸巨滑,他又怎么可能再继续为江东做陪嫁!而袁术一旦撤兵,孙坚将独自面对全力以赴的荆州,到时该如何取舍。不难判断!

    一句话,袁术就是刘宇和孙琳研究了半天都没能最终找到的,解决荆扬之战的切入点!有了这么个突破口,剩下的工作也就有了脉络,当然,即便是这三个县的取舍,在荆州和扬州看来也许也会是很难接受的。江东花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只能得到三县之地地话。孙坚的不甘心可想而知,而在这三县中,荆州水军的战略性据点寻阳县也在其中,荆州军在寻阳县坚守了这么长的时间,他们会不会愿意将寻阳县拱手交出。也是一个未知数。

    但寻阳县却是必须要割让于江东的,否则,恐怕孙坚根本就不可能接受与荆州之间的停战调解。人家打了这么长时间,不管怎么说,都要给他们一个足够的甜头。不然的话。以孙坚那样骄傲地人,为了顾及颜面。说不准会做什么!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外交上的交涉了。本来,协调两州间的外交问题很麻烦,但如今正好有了那么个好机会,各地的使者都聚集在成都,直接找他们谈就是了。刘宇在今天中午就要宴请第一位使者,也就是董卓地弟弟,董。

    董是董卓的胞弟,现任左将军,封爵侯,在长安负责长安城卫军两万人。要说他的这个职位也算的上是董卓集团中的重要职位了,手掌兵权,而且掌握地,还是长安地兵权,在长安论起兵力来的话,就数城卫军地人数最多,在如今这么一个时期,董卓实在是不应该将如此重要的军事将领从长安派出来,但董最终还是来到了成都,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董卓对在长安的与自己家族没有什么太深交情的官员们已经失去了最后一丁点的信任。

    从董卓当初进入洛阳废除汉少帝皇位,独霸朝堂时开始,就不断的有大臣起来反抗他,十八路诸侯讨董之后,这种反抗在董卓的铁腕手段之下被压制到了低点,但董卓来到长安之后,权力**越来越膨胀,他已经容不下任何人瓜分他的权力了。如此一来,就又召来了朝臣们的怨恨。当年董卓进洛阳时不论是权力还是地位,都比不上那些家世显赫的大汉世族,他手里面的兵马虽多,但在尚未将原大将军何进的势力完全吸收之前,他还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在那种情况下,董卓为了能够和朝堂中的大臣们抗衡,便开始着手罗织自己的党羽。比如黄琬,杨彪等人,而且在党锢之乱中被打压的陈蕃一党也被董卓赦免了所有的限制与惩罚,得以重新进入朝堂之中,这些人也是董卓党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像刘宇的老丈人蔡邕这样的天下知名人士,也被董卓拉去充门面。

    就是这样一个董卓集团,在当时董卓还没有在洛阳站稳脚跟的时候,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董卓也多亏了这些人帮衬,才得以迅速的剪出了朝廷中的异己,实现了夺取最高权力的计划。不过这种以利益为结合条件的党派本身就是不稳定的,加上董卓在稳固了自己的权势之后,就不再在乎是不是要和别人结党,所以原来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