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地方贪污 (第2/3页)
184马相起义,黄康曾经很是害怕过一阵,但大概是他运气好,马相刚进入蜀郡,就被刘打退了。紧接着刘宇入川之后,曾经对整个益州的官场进行过一次大的调整,铲除世家势力是第一步,而实行三省六部是第二步,这两个动作不可谓不大,整个益州的官场也为之震动,不少的官员心惊胆颤,黄康也不例外,但那一次黄家在黄权的筹谋下,竟然在那场政治斗争中站对了位置,结果家族势力并没有遭受到严重打击,相反的,倒是在刘宇的政权内部站稳了脚跟。至于三省六部,改革的基本上都是中央政府的内部结构,对于地方上的变革并不大,所以黄康再一次有惊无险。
经历了两次大风大浪的黄康的胆子也是越来越大,加上他们黄家的势力在新的政权中的地位有升无降,所以江原县的县治是越来越差,而刘宇不可能看好益州的可以漏网的机会。其实,如果益州还是以前那个样子的话,黄康还会毫无顾及的当他的土皇帝,毕竟天上乌鸦一般黑,当时益州遍地都是乌鸦,小小一个江原县自然显不出来,但随着刘宇在益州统治时间的增长,益州各地的郡县的吏治正在以一个很惊人的速度变好,而益州治下的百姓们的生活,也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之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这样一来,江原县就显得突出了!
黄康也不是没有脑子的蠢货,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县的情况比起邻近的几个县要差上很多,但他的能力实在是有限,而且他打从心里也不想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或者花费心思去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简单一句话,他不打算改邪归正。既然不准备走正道,那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自然是要走一些歪门邪道了。
这几年,黄康可是没少往成都的那些官员还有自己的本家那边打点银钱。成都地官场因为在刘宇的眼皮子底下,所以那些官员可是不敢随便的收受贿赂。
这样的小人物,他就是想送礼,人家也不会接受,但刘宇的重用,有了这层关系,那些官员就算不收黄康的贿赂,却也要顾忌到黄家的脸面,加上江原县实在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县,所以负责监察的吏部官员也就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是黄权,在多少知道了黄康的作为之后。去信将他痛斥一顿,勒令他立刻终止那种中饱私囊地行为,并立刻整顿本县县治,否则的话,黄家将不再承认他的身份。
黄权的话说的不可谓不严厉,但黄康却将这些话当作了耳旁风。他根本就弄错了黄权的意思。黄康这样一个小小地县令。根本就没有好好揣摩过刘宇是个怎样地人。他还是在用他的那一套旧脑筋,老办法来做事。他按照以前地经验,将黄权的这通严厉地警告。看成是一种为了堵人口角的表面文章,至于不承认身份云云。也不过是一句狠话而已。
南中叛乱,孙琳出征,黄康一度以为大军将会经过自己地江原县。为此他又是担心,又是心存侥幸,紧锣密鼓的做好了很多准备工作。不过当时为了首先从益南三郡下手,贯彻先易后难的战略部署,孙琳地大军改道经由巴郡南下,并没有从蜀郡南部经过,这也让黄康再次感叹自己的运气绝好,那次都是有惊无险的度过那些看似诡异的危局。
不过可惜的是,他的运气似乎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孙琳平南之后,为了能够尽快的回到成都,便选择了直接经由为郡北上,这样一来,江原县这个与成都的南大门自然也就成了孙琳的必经之地,加上刘宇之前曾经通令各地,一定要尽一切力量做好对孙琳的迎接工作,所以黄康便打起了十二分的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