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章 (第2/3页)

如庄青翟、田千秋等人,皆谨小慎微,庸碌无能之辈。到汉武帝末年,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从此到西汉末,大司马权势凌驾丞相之上丞相职权已无所作为。

    西汉成帝时,大臣何武以丞相一人难以处理烦多的政事为理由。建议立三公制。于是汉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遂以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这是旨在分散丞相权力的一项措施。汉哀帝时又改丞相为大司徒自此丞相的名位暂时被统治者废弃。东汉时代并未更改这一官制。漫长地将近两个世纪的岁月中,三公制一直被实行到东汉末年。

    直到最近一段时间。丞相这个曾经显赫的官职,又再次出现在大汉朝廷之中,而顶着这顶大帽子地,正是被天下人唾骂的董卓!说来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像董卓这样时刻做着皇帝梦的人,小小的已经被分化了权力的三公职位,岂能让他满意,虽然一时还不能贸然称帝,但先从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做起总可以吧,所以董卓才迫使汉献帝下旨,重新恢复丞相地官职,而他自己则坐上了丞相宝座,俨然在众官之上。后发号施令,和君主无异。

    汉初各王国拟制中央,也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汉景帝时为了显示地方王国与中央政府的区别,所以下诏改郡国丞相称为相,但依然掌管郡国政务,其职权还是基本与中央政府的丞相相同。到汉武帝时期,一步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王国势力,到了汉武

    ,西汉初年设置的各大诸侯国已经消失殆尽,天下又到中央政府的掌控之中。

    从此之后,虽然汉朝的宗室还是有被封为王爵的,但也仅限于皇帝的嫡亲兄弟子孙,至于其他旁系宗室,则不再封王。而那些封王的宗室,也只是徒有其名,再无实权。东汉沿袭西汉旧制,一直都没有出现过在地方上享有实质性权力地诸侯王,直到这次刘宇被封为蜀王。所以说,刘宇可说是自汉武帝以来二百多年间第一次再度获得实权的宗室亲王。

    不过,汉代虽然限制诸侯王地力量,但有一点却是肯定地,那就是凡有王爵者,必有封国,比如东海郡王,虽然没有实权,但东海郡就确确实实是他的封国。自刘宇接受蜀王地爵位之时起,这整个益州就都是他的封国,也就是蜀国了,按照先例,诸侯国官制与中央朝廷相同,蜀国自然也应该设丞相,而这些官员翘首等待了半天,等来的竟然是不设丞相的诏令,也难怪他们的心中会感到难以接受。不过就算再难接受,他们也说不出什么,因为这不设丞相的原因,他们也都清楚!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利益的冲突,从而就会产生争斗,官场的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