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西洱河汉军一败南蛮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六章 西洱河汉军一败南蛮兵 (第2/3页)

咄的话打断道:“大郎,你喝多了!不要胡言乱语!”史咄被温傅大王这么一喝,稍微清醒了一点,回想刚才自己所说的话,顿时明白自己实在是冒失了,连忙低下头只顾喝酒,不敢再说。

    他不说话了,到是把孙琳的胃口吊起来了,看了温傅大王一眼,孙琳笑问道:“温寨主,为何要打断史将军地话呢?适才我听到史将军说,瓦突利杀了什么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温傅大王尴尬的一笑,起身说道:“元帅勿怪,刚才大郎所说的乃是我南中多年前的一桩旧事,也是我等部族之间地一桩丑事,因为确实与此次战斗并没有多少关系,而且所谓家丑不便外扬,故而不愿多说。不过适才大郎所言,八番九十三甸原本的确是与瓦突利有些过节,元帅要是能够善加调用,必然能够事半功倍!”

    孙琳见温傅大王这样说,也就不好再多问,只好强自压下心中的疑惑。第二日,孙琳便整顿人马,要启程往云南城迎敌,温傅大王向孙琳请求率领本寨五万人马前往相助,孙琳踌躇了一下,还是婉拒道:“瓦突利如今毕竟还是蛮王,所帅之众也都是南中各大部族地人马,温寨主虽然已经归降于我,但日后桥栋寨却仍需在南中立足,因此,贵寨之兵还是不要轻动,以免与其他部族多结仇怨,日后不好说话。”

    温傅大王听了,心中感动,他心里也不是不担心日后和南中个族交恶,对自己这百年传承地部族不利,只不过既然已经归降人家,自然要作出一些事情来表示自己地归降诚意,这时见孙琳处处为自己部族着想,他心中又怎能不感动,对孙琳就更是心悦诚服了。

    接着就听孙琳又说道:“此次出阵,严颜老将军的毒伤尚未痊愈,我想将他留在贵寨调养,还请温寨主能够多加照看!”温傅大王慌忙道:“元帅放心,我自当好生照料严颜将军!不过既然元帅麾下少了严将军,我欲遣史家二郎随元帅一同前往破敌。一来可做大军向导,二来史二郎智勇双

    可为元帅效一臂之力!”

    孙琳想了一会儿,微笑一下抱拳道:“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就暂借史家二将军在我麾下一用!”大军整顿完毕,孙琳便引大军向南行进。人马一路行来,大概五六日地行程。便已出了夹山硲,临近云南界,前方探马来报,言说瓦突利所帅之蛮兵已然距大军不远。孙琳遂令人取过情报部前日所进献之南中地理图本。细看了一番,指着一条河流向史利问道:“史将军,这条河距离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还有多远?”

    史利就近将地图一观道:“元帅,此河名叫西洱河。乃在云南界口处,距离此处,还要往南三十余里。”孙琳便命军中工匠先往西洱河畔,寻找河道狭窄的地方临河扎下营寨。建起土城,以待敌军。

    众工兵先行,孙琳令主力人马暂歇一日之后。再行一日。也来到西洱河畔。来到大军选定的扎营地点一看。河流北岸的城池已经修建妥当,但河面之上却未能建成桥梁。孙琳一见。心中不悦,便命人将工兵校尉传至军前问道:“大军已到,此处为何尚未建起桥梁?”工兵校尉连忙叩首道:“启禀元帅,这条河甚有古怪之处,我等已经多次以木料在河上建筑浮桥,但不论什么木料,只要入水,必定沉没,以至于到现在还没能将桥梁修好,还请元帅治罪!”

    史利在一边听了,连忙上前拱手道:“元帅休要怪责他们,是末将未能讲说明白,这西洱河确实是不能承载木制船舶桥梁。不过西洱河上流有一山,其山多竹,大者数围。元帅可令人伐之,于河上搭起竹桥,以渡军马。”孙琳闻言大喜,即调万余人马入山,伐得劲竹数十万根,顺水放下,于河面狭处,搭起竹桥,阔十余丈。将大军屯驻于北岸新建土城之中,以河水为沟堑,以浮桥为寨门。又调三万人马渡河到南岸,一字扎下三个大营,每营一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