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丢寿春刘繇忆始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四章 丢寿春刘繇忆始末 (第2/3页)

其父所责,言他身为宗室,便是朝廷有千般不是,总也是祖宗基业,如若弃官,便是置祖宗江山于不顾,不忠不孝的罪人。刘无奈,只好继续在朝廷任职。不过他的那个官虽然职位不小,但在当时那个混乱地朝廷中却并没有什么实权,一来二去,刘也就渐渐熄了心,想要安心的在京中做个能够养老的官职。

    哪知道天不从人愿,中平三年,因为刘宇为了让汉灵帝同意设立州牧而说地一句:“用宗室亲贵守长江三州已立根基,再令宗族镇京畿,抚河北,可保汉家万世之基”,让刘地命运轨迹发生了巨大地变化。

    当时的朝廷中,比较有能力地宗室并不多,而刘就是那种依靠功绩升任至朝廷的有能宗室,所以经过一番筛选之后,他竟然被任命为扬州牧。从一个没有多少实权的朝廷贤差,一下子变成了统领一方的封疆大吏,刘都有点不适应自己的这个身份的变化,不过这个突如其来的任命倒是让刘心中那点微弱的雄心稍微壮大了一下,他第一次有了一种想要在这个混乱的时局中闯出一番事业的想法。

    出于这个想法,刘在自己的家乡青州东莱广招随从之士,因为刘当年智破贼寇的事迹还在当地广为流传,所以刘才将招兵榜文贴出两日,就募满了三千人马。要说天下民风最彪悍者,莫过于青、兖等山东之地,所以刘后来虽然有了数万人马,但最精锐的,却还是刘的这三千青州子弟兵。

    等来到扬州治所寿春,开始着手署理政务之后,刘才知道原来这个扬州牧实在是个烫手的山芋。整个扬州的江东六郡几乎都在江东大小世家的把持之下,而这些世家又极为排外,对于刘这个外来户,他们虽然表面上尊敬,但实际上却是暗地使绊掣肘,让刘颁下的政令没有一个落在实处。刘对此自然是了然于心,但他空有一腔愤怒,却因为忌惮江东世家的强大势力。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忍气吞声。这样一来二去的两三次之后,刘也干脆死了心

    他本来就没有什么野心,如今有志不得伸,便干脆放了。所以刘只是费心的经营了淮南一带还有临近长江的秣陵等地。

    本来刘是准备做个太平州牧算了,谁知道汉灵帝驾崩之后,天下就如同久曝地干柴遇到火星一样。变得混乱的一塌糊涂,不过刘认为自己身在淮南,远离全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并不想去趟这潭不知道有多深的浑水。所以就算是诸侯联合讨薰的时候,刘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响应讨董檄文。

    以刘看来。他这样两边不得罪,到最后应该能够明哲保身,但没想到,没有参与到战乱中的。与其他州郡相比要富庶一些的淮南此时已经成为了别人眼中的肥肉。

    袁术从孙坚那里得到了玉玺之后,他地野心迅速膨胀,做皇帝的美妙场景每天晚上都会出现在他的梦中。可以说。袁术已经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做皇帝了。不过袁术也绝对不是没有头脑地蠢材。他知道。凭借自己现在的力量,根本就不足以公开的另立朝廷。所以在回到南阳之后,他就开始筹划如何增强自己的实力了。

    在袁术看来,南阳这个地方虽然位置不错,但并不适合于作为基业来经营,一来南阳处于四望之地,无险可守,而且一旦有了战事,这里马上就会成为战火纷飞地四战之地,很容易被多个势力夹攻,二来,因为将近两年的讨董战争,南阳郡的民力已经被榨干了,庞大的粮米赋税负担使得整个南阳郡百姓苦不堪言,各地都出现了逃往外州地流民。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想要恢复整个地区的元气,没有个四五年是办不到的,而袁术已经等不了那么长时间了。最后,南阳毕竟是人家荆州地地方,而荆州现任地州牧刘表,在袁术看来,是个不好惹地角色。

    别看刘表在面对刘宇的时候处处吃亏,但事实上,整个荆州地实力要远远强于像袁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