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曹操定计破义军 (第3/3页)
然起到了相当不错的作用,整个青州义军的战斗力明显的上升了一个台阶,开始变得有组织起来。
鲍信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撞到了青州兵马的枪口上,虽然一开始马大龙的确是被鲍信打了个措手不及,手忙脚乱,但他刚刚挑选出来的这两万精兵很快就显示出了相当不错的战斗力,在经历了一阵混乱之后,竟然还能够抵挡住鲍信这一万精兵的猛烈进攻。本以为能够一击得手的鲍信惊讶的发现自己的部队竟然被区区一支与自己差不多数量的农民义军死死的拖住,而且周围的义军兵马也在匆匆的向中军赶来,这时他就知道自己的这个计划破产了。
好在鲍信是个不错的将领,刚一发现自己有被包围的危险,就果断的带领部队迅速撤退。但可惜他想跑路,马大龙却是打出了火气,看到鲍信撤退,他便带领着自己的兵马一路紧追下来,这下鲍信可就吃了个大亏,毕竟义军数目比起自己多的太离谱,逃了一路,鲍信竟然生生的损失了两千多兵马。如果不是因为义军最终退了回去的话,鲍信相信自己的损失只怕会更大!
见识到义军战斗力的鲍信自问自己是没有那个本事能够抵挡这些凶神恶煞一般的义军了,于是连忙写表章向兖州牧刘求救,哪知道这个刘巴不得除掉他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怎么可能会发兵前来救援呢。结果鲍信在对援兵望远欲穿了几天之后,终于了断了最后一丝对刘的幻想。面对强悍的义军,鲍信不得不写信向身在琅琊的曹操求助。
得到鲍信求救信函的曹操二话不说,率领自己手下的一干文武,还有自己刚刚练出来的一万兵马,在第二天就匆匆的赶往济北援助鲍信了。鲍信自己也没想到曹操竟然会来的如此之快,在得知曹操是一天都没耽搁,一接到求救表文就匆匆赶来的时候,鲍信有些唏嘘不已,心想:都说患难见真情,看来曹孟德的确够义气!
于是鲍信直接就将自己手下剩下的一万多兵马交给了曹操,而后又在济北招募了几千人,凑齐一支三万人的兵马,由曹操指挥着,向义军发起进攻。
曹操可不像鲍信那样蛮干,毕竟他现在手中的资本也不多,根本损折不起,于是曹操和手下的三个智囊商量之后,决定还是采用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方法,先解决掉义军首领马大龙,而后再分化瓦解敌军。
对付敌人要找敌人的弱点,马大龙的弱点就在于粮草兵饷。很难想象一个带着十几万张嘴行军的部队一天需要消耗多少钱粮。就在马大龙为钱粮的事情犯愁的时候,义军的探子给他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因为义军的骚扰,济北的一些地主大户已经不想再这样担惊受怕下去,所以他们决定一起搬离济北国,到兖州的其他郡县安家,以避开无穷的战火。地主搬家,当然不可能是两手空空相反的,他们很可能连一块破布都不会留给别人。
根据探子的打探,这次搬家的足足有五六户地主,这么多有钱人的家产,会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呢?听完探子的禀报之后,马大龙感到自己的眼前到处是粮草和铜钱在飞舞,已经穷疯了的马大龙决定狠狠的干上一票,抢光这些地主的家财,而后再躲起来和官军周旋。考虑到五六家地主所拥有的私人武装也会是一个很可观的数目,所以马大龙决定这一次将所有的能够战斗的兵马全都带出去好好的打劫一番。
打劫的过程异常顺利,顺利的令马大龙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做梦!那些地主们看到自己的义军的时候,第一个反应竟然不是抵抗,而是逃跑!而那些私人武装也是只顾着护着自家的主人、家眷奔逃,压根就没有进行过哪怕一丁点的反抗。这种反常的情况让马大龙的疑心顿起,他隐约的感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不过当义军打开那些堆放在路中央的大车时,那一派珠光宝色,还有大量的粮草,让马大龙的那一点疑心顿时烟消云散。管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要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是胜利!马大龙一边指挥义军押送者这些宝贝往回走,一边在心里想道。
可惜,马大龙没有高兴太长时间,在经过一条山谷的时候,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混合着回音,在马大龙的耳边轰然想起,而无数从天而降的箭矢巨石,更是让马大龙眼前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