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章 刘元瞻收得四郡 蒯异度临别留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章 刘元瞻收得四郡 蒯异度临别留计 (第3/3页)

不胜数,丞相可遣人收之,否则,也不过是白白便宜了关东诸侯而已。”

    顿了一下,魏信继续说道:“司隶有民户百万,而关中不过三十余万,为了日后地兵源赋税,丞相还要将司隶所有的百姓一同迁往关中才可!最后,京师洛阳乃是汉室二百年的都城,无论是谁,得到了京师就会有兴风作浪的理由,而且洛阳城墙高大,可说是天下坚城,如此送与他人就会给关东诸侯在司隶留下一个坚固的据点。所以,洛阳城一定不能留下,为了丞相的大事着想,还是将其焚毁更加妥当!”

    薰卓听完魏信的话连连点头道:“子瞻先生所言果然是面面俱到,卓受教了!”当下吩咐吕布、李儒带着三万人马秘密返回洛阳筹办迁都之事。待众将散去之后,薰卓单留魏信道:“子瞻先生,日前益州牧刘宇与荆州刘表战于上庸,前日益州使者入京,向朝廷讨要恢复益州原有郡县的旨意,先生觉得应该怎样应对?”

    魏信道:“丞相,这不过是刘元瞻想要得到上庸三郡的借口而已。不过,现在丞相实在是不宜得罪刘宇,韩遂、马腾虽是小患,但若是惹得刘宇自汉中出川攻打三辅,那丞相的局面可就危险了!以魏某之见,丞相当答应刘宇的请求,将上庸三郡归还益州。”

    薰卓叹气道:“先生所言,我也明白,不过,我所担心的,是刘元瞻得到上庸三郡的话,会继续想荆襄之地进攻,到时若是被他占了荆州,与益州连成一片,那就会成为我等心腹大患!到时尾大不掉,悔之晚矣!”魏信微笑道:“丞相放心,如果刘元瞻真的想要夺取荆州,那也就不会向朝廷讨要什么诏书了。话说回来,若是刘宇真的取了荆州,倒是为丞相结了心头之患,因为到时候,关东诸侯的矛头就会指向他刘元瞻了!”听到这里,董卓的心顿时放了下来,语气转为轻松道:“先生一言,使我茅塞顿开!好,我这就让朝廷派人带着旨意前往上庸!”

    此时的联军大营中,刘虞也正在为荆益两州开战的事情烦心。“玄德,你看看,元瞻和景升都是汉室宗亲,他们怎么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起来了呢!如此下去,董贼未灭,皇族内部先起争端,这该如何是好?”

    刘备默然片刻,答道:“盟主,元瞻兄和景升兄之所以会刀兵相向,恐怕是有小人在其中作乱。刘宇前来司隶会盟,路经上庸是必然的,可偏偏上庸太守与刘宇有仇怨,必然是他在其中挑拨,景升兄才会派兵增援上庸!其实我等宗室兄弟之间,哪里会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怨,怕就怕董卓会借机从中作梗,让我宗室内耗,那可就有麻烦了!”刘虞一听,心中更是着急:“玄德,你说我们到底该如何是好呢?”

    刘备想了想道:“盟主,您是现任的宗正卿,刘宇、刘表虽是一州之主,但也是汉室宗亲。盟主既然是宗亲之首,何不用这个身份,遣人对刘宇和刘表两人进行斥责,令这两人尽速停战。昔年高祖皇帝就曾经禁止宗族之间相互攻伐,如今盟主这么做,也是师出有名,是为高祖皇帝管束宗族啊!”

    “对!就这么办!”刘虞喜上眉梢:“那么,这个使者的人选…”刘备连忙道:“北海太守孔文举乃孔圣人子孙,圣人教人以孝之道,若是让孔融做为使臣前去,自然名正言顺!”刘表点了点头,但随即又想起一事道:“此计虽好,但若是那张鲁冥顽,又当如何?”刘备道:“盟主,恕弟直言,元瞻兄此次前来司隶,所图者未必只是董卓。我听闻,益州已经遣使入京,请求皇上将原先的益州州郡重新划归益州。上庸三郡都是从益州分出来的,所以这个名义却也正大,若是皇上下了旨意,那上庸的事就是益州的家事,其中曲折,也就与荆州无干了!所以盟主不必担心。”

    听刘备说完,刘虞才放下心来,随即传令孔融携带自己的书信前往刘宇和刘表处调停战事。

    且说蒯越的五万大军撤离上庸城,一路并未受到益州部队的袭扰。临别之前,张鲁向蒯越求计。

    蒯越因为在上庸未能帮上张鲁什么忙,心中也是有愧,此时张鲁见问,他也尽心为张鲁谋划道:“张将军,益州势大,如今景升大人已经不方便在和益州开战,而单凭将军的兵力,根本无法挡住刘宇。惟今之计,只有行反间计,方可有一线生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