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试问何人无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三章 试问何人无罪? (第2/3页)

平复了一点儿。颤巍巍地跪下叩头道:“将军,小民只是山中的一个樵夫,素来奉公守法,从未作奸犯科,还请将军饶了小民一命啊!”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一阵苦笑,看来这里的大汉官兵们也都是为害一方的主儿,以致于老百姓看到官军地第一个反映就是求饶。

    “老丈,”**用一种能令人安心的厚重声调说道:“我们是朝廷派来征讨乌桓的,本来我们想要找到卢龙古道通过的,但到了此处,却发现古道路径全无,数千将士在此处进退不得,不知老丈是否知道这附近有什么道路可以穿越群山呢?”

    说着,**向身后地兵卒招招手,一个骑兵连忙捧着一放了十几贯钱的包袱走过来打开。看着一串串的铜钱,老樵夫眼睛一亮,手都有些打哆嗦,他活了这么大地年纪,哪里见过这多地钱,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打颤地说道:“军,军爷,什么卢龙古道,老汉不是很清楚,只不过据此十里以外,倒是有个废弃的小城子,听老辈人说,那里倒是叫做卢龙塞。”

    **心中一阵激动,卢龙塞,不就是当年卫大将军在卢龙道上修建地军事要塞吗?找到了卢龙塞就等于找到了进军柳城的通道,**勉强压抑住自己的心情,继续问道:“老伯,你可知道这条通往卢龙塞的道路在什么地方?”

    老樵夫眼睛盯着那袋钱,点了点头。**长出了一口气,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了:“老伯,有劳你,将我们带到卢龙塞,当然,这之后,这些钱就都是你的了。”

    尽管有

    放心,但对于钱财的渴求,还是让这老樵夫同意成为向导。

    一天后,通过一条相当隐秘的山间小路,五千汉军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到达了二百年前的据点卢龙塞。

    看着这百年来不论风吹雨打,始终屹立在北疆的西汉古城,望着北方遥遥的通向崇山以外的弯曲古道,**心中舒坦万分,忍不住仰天长啸——看来我这次能够幸不辱命了!

    柳城,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的居城,也是整个辽西乌桓的都城。柳城坐落在秦代古长城以北的辽西平原上,规模不大,如果放在大汉富裕的州郡,它最多也就是个县城的级别。乌桓民族虽然百年来与汉人杂居,不论是生活上还是谋生手段上都有很大一部分被汉人同化,但它现在毕竟还是一个草原民族,尽管骑射本领并世无双,但论起平地筑城的本领,他们比起汉人可要差的远了。

    身处战地后方的柳城此时一派安乐祥和之气,城外农田之内,陌交通,鸡犬相闻,城郊草原之上,排排羊群若百云,队队牛马似锦绣,牧人扬鞭,呼喝来回。便是城内,户户炊烟高升,家家灯烛闪耀。这满城内外,妇孺之数却占了七成,而青壮男子,十中仅有一二。

    乌桓不比大汉,大汉人口五千余万,便在战争中战死十万,却也是九牛一毛。可乌桓总人口不过三十余万,前次公孙瓒在石门大破乌桓军队,丘力居五万大军去了三万有余。而今他又在辽西在此召集民夫,联合败兵,凑起五万兵马,再加上辽东的三万兵丁,这才弄出了八万人马围公孙的大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