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博望遗 (第2/3页)
,还望元帅深察!”
从卢植那里论起来,刘备是公孙瓒的师弟,他这一番话听起来虽然有救护师兄心切的嫌疑,但是从北疆地长远战略上来看,却是无懈可击。这让刘宇不得不佩服刘备的战略眼光。有这种本事,真不知道这家伙在原有的历史上怎么会混得那么潦倒!
他们两个人的意见相左,决定权自然又回到了刘宇地手中,不过刘宇依然不置可否,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一直手摇羽扇,默不作声的李钧。
知道刘宇是在给自己机会在军中建立威信,李钧淡然一笑,手中羽扇停住道:“大帅,、刘两位的话都有道理。若是对公孙将军见死不救的话,则后患无穷,可凭我们现在地兵力想要力敌八万乌桓兵马,却也不亚于以卵击石。钧倒是有一险计,可供元帅参详。”
说着话,李钧命亲兵取来辽西十四县的地形图本,在帅案前铺下,待众将都聚拢过来之后,李钧用手指着碣石以北的一座城池道:“诸公请看,这里就是辽西乌桓的根本所在,柳城。乌桓大人丘力居及其族人地家眷,部属,粮草,兵甲尽皆囤积于此。”
顿了一下,李钧手指回到无终县,而后一路向东,经玉田、丰润、塞口,越碣石,最后停在柳城。“这条路线叫做滨海道,乃是由无终至辽西的捷径,半年前丘力居出兵右北平,寇犯幽州,走的就是这条道路。”
话锋一转,李钧摇了摇手中羽扇道:“乌桓既然经常出入此道,必然在其险阻之处布设严防,以防官军进袭。但若无人进入滨海道,则乌桓之人必然轻于防备。”
听他说到这里,**地眼睛一
“军师之意,莫非还有一条通道,可供我军出其不意城?”
李钧赞许地点点头道:“云封所言不错。诸位请看。”说着,李钧地手指再次从地图上的无终县出发,通过旧北平地郡治平冈县,取道向北穿越二百里山道,翻越卢龙塞,最后到达柳城。
“此孝武陛下北征匈奴之时,取道入辽西之卢龙古道。”李钧叹了口气道:“自孝成皇帝(西汉成帝)为止息干戈而对北疆各族示之以恩,以王道化之以来,卢龙古道便渐渐荒废,至今能知此道者,便是幽州土著,也是少之又少。若能寻得这卢龙古道,我军就可遣一智勇之将,帅轻骑直捣柳城乌桓巢穴,,以收奇兵之效。只是,这古道我也只是知其名而不知其所在…”
这时**似乎从沉思中清醒过来,向李钧拱手道:“军师,云封愿领此重任!”
“哦?”李钧脸上现出好奇之色:“云封,这卢龙古道自建武年间起,荒废已达二百余载。其中道路,必然微末难寻,只凭着一腔勇力,是不足以担此重责的。”
“军师有所不知,”**笑着回答道:“林祖上,乃是孝武皇帝驾下博望侯(张)。先祖为孝武皇帝远行西域,曾一时流落匈奴境内。先祖素知匈奴乃我大汉死敌,故在匈奴之时。曾着意留心西疆、北地诸处地理,并暗中绘成图本,带回故国。后随大军征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