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并不存在于历史上的人们 (第2/3页)
了一眼刘宇。很显然,他也已经在猜测朝廷会派刘宇前往幽州带兵了。
其实刘宇自己心里也有九成的肯定是自己带兵了。现在汉灵帝的皇权虽不稳固。但对于身处洛阳城内的刘宇来说,一道圣旨下来,他还是必须遵循的。既然怎样都躲不过这领兵之责。那倒不如所幸做的漂亮些。
“云封啊。”刘宇看向**:“你知道我当年的志向是什么吗?”**一愣。摇头道:“愿闻将军之志。”
刘宇微微一笑,高声诵读道:“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一种悲壮肃杀地气势在座的其他三人都不禁动容。这首满江红寄托了岳飞元帅的一腔报国热血,自问世数百年间令一代又一代的人热血如沸,如今放到汉朝,也不例外。
**固然是激动地身体有些发颤,城府深沉如曹操,也不禁扼腕长叹道:“为将者,会当如此,大人北伐,操不能沗为先锋,实为所憾矣!”
刘宇眼睛猛地一亮,心中忽然冒出一个计划。“来人,取纸笔来!”刘宇心中迅速将岳元帅的满江红过了一遍,修改了几处地方,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孟德,这是我所填的《满江红》,今日就送与你,以补孟德之憾!”
三年前刘宇的那几首词早就传遍半个天下,也由此引起过一阵填词地风潮,不过可怜刘宇只会背词,根本不会填词,所以所有喜欢词的人们虽然也想填词,但却都不得要领。曹操本身就是文学家,对于词这种文学形式也是十分喜欢,可惜没有人指导。如今能够得到汉朝写词的鼻祖的墨宝,他当然
不已。
恭敬地接过刘宇递过来的词稿,曹操便迫不及待的读了一遍,而后闭着眼睛沉默半晌,才长出一口气喃喃道:“‘西北祸,犹未平,边民恨,何时灭…待从头,重拓万里土,朝天阙。’元瞻兄,好词啊,好词,操必当悬此词于厅堂之上,时刻自勉!”
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冬10,公孙瓒兵败被困管子城地消息震动了整个京师。汉灵帝又气又急,火速召集朝廷大员商议对策。
“皇上,辽西乌桓部自丘力居担任首领以来,便对我北部疆土屡有侵扰,此次又助张纯、张举二贼作乱,我煌煌天朝,岂能被胡虏如此相欺。臣请陛下速选精兵良将往幽州主持军务,征讨乌桓!”正在朝堂上慷慨陈词地,是朝廷地太尉樊陵。边患不息,最有责任的就是当朝太尉,如今樊陵如此慷慨陈词,也不过是想要减轻自己地责任罢了。
大将军何进对樊陵的话可是不以为然,出班奏道:“陛下,樊太尉之言虽然有理。但如今朝廷精兵尽皆屯于西北,京畿附近除守备兵马之外,已经没有多少兵源可以调动,更加无力北伐啊。”
刘宇在一旁鄙视了何进一番,京师有多少兵马,刘宇这个骠骑大将军心里也有数,虽然的确谈不上很多,但也足有十五万左右。其中的西园新兵三军就由八万,加上京城卫戍,皇陵卫戍的两支卫队,皇城的禁军。又有七万多人。征讨北疆需要调用地兵马不过五万,京城提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