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官制改革初试三省六部 (第2/3页)
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谏诤之责,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分属二省(左属门下、右属中书)。尚书省设在宫外,长官为尚书令,实际不任命,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职权。仆射之下有左右丞等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为侍郎;各司之长为郎中,副为员外郎,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
上面所说的只是形成全国统一政权之后的三省六部制最终形态,如今刘宇所需要的只是一个精简改良版的三省六部制,而且如果日后能够建国,刘宇也不见得就会完全会依照三省六部来划分中央职权,但那毕竟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刘宇所要在益州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是在原有的框架内做了一些小规模的调整。
三省的名称不变,长官官职不变,但职权发生了变化。
中书省新任中书令为刘晔,中书舍人为陈琳,主要负责整个益州政府的政令拟定,文书起草,以及对刘宇所颁布命令的条文化工作可以说职权基本未变,依然是三省中的政令决策机构。
门下省新任侍中为崔琰,以国渊为门下侍郎,主要负责对政府所做决策以及所下达政令的审核,同时对各地呈送上来的奏章文书进行审阅以决定是否向上呈达又或者封驳。但是有一点,门下省所作出的封驳决定,都要由专人将奏章大意登记在册,按每三个月呈送至内部档案机构存档以便日后查询。
尚书省,因为尚书一职在汉代官职中已经存在,所以在这里刘宇没有设置尚书令的职位,而直接任命陈群为尚书仆射,以甄豫为尚书丞,总理尚书省,而上述生的职权就是相当于后世的国务院,统领六部,负责执行经门下省审核通过的各项中书省政令。可以说,虽然尚书省排名在后,但在三省之中却具有最大职权。
六部,鉴于同样的原因,最高长官不称尚书,而是以侍郎为最高长官。其中户部侍郎为简雍,掌管各地民政;吏部侍郎为伊籍,掌管益州人才选拔与官吏提升;工部侍郎为郑浑,掌管益州所有工业设施以及相关建筑的建造;刑部侍郎为陈震,总理全州刑诉;兵部侍郎程昱,总理全州各郡县兵源征调以及地域分配;吏部侍郎孙乾,负责益州与外州以及朝廷的外交联系与相关事务,同时还负责州内的公立书院以及私塾建设。
在三省六部之外,刘宇又根据益州目前的实际情况,增设一处、一部、一局,一院,分别是:位同三省的军机处,最高负责长官为军机中郎将,由郭嘉领衔,副手为军机左右章京,其中的军机左章京由田丰担任,军机右章京由程昱兼任,而三省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