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成都城月夜染血色(上) (第2/3页)
术才真正的传播到了整个中国的版图之内。
尽管蔡侯纸的质量比起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依然不是成熟的工艺,刘宇这次对纸张的改进,就是要从纸张的制作流程工艺上下手,而两个主要的方向,一个是研久晋代兴起的为了延长纸的寿命而发明的染纸技术,即从黄蘖中熬取汁液,浸染纸张;另一个就是进行宣纸的开发。不过造纸术毕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刘宇这次聚拢起来的工匠,也都对造纸有一定的心得,所以研发的难度比起花露水要低得多。
以前刘宇在一些玄幻小说上看到有“修真无岁月”之说,现在他倒是觉得这搞科研也没岁月!从改进造纸术的项目开始到现在,一个月一眨眼就过去了。染纸技术的实际发明年代离三国时代不远,所以发明起来并不困难,早在半个月以前就已经研发成功,可产生于隋唐时代的宣纸技术,却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科技攻关。这一天,刘宇正和几个造纸工匠进行商讨,一个家人忽然来报:新任益州刺史许相已经进入成都境内了。
汉中平四年,元月,汉灵帝派来监视刘宇的益州刺史许相终于来到了成都城外。许相不是一个好官,他也从来没打算做一个好官,这次来益州就职,一来是因为有袁槐的嘱托,二来也是听说益州如今民间殷富,这么多年的京官做下来,他也想再重温一下向百姓搂钱的那种快感了。当然,他自己也不是没存着幻想。因为根据袁槐所说,这个益州牧刘宇现在虽然风光,但陛下还是在心里防着他,估计有个一年半载就得调回京城,到时候,这富庶的益州,还不就是他许相的囊中之物?许相越想越开心,嘴巴都不禁咧开了。
如果说许相刚进益州境的时候,心情还算很好的话,那么他一路走来,来到成都时,心情就已经很不好的,原因无他,这一路上他路过不止一个郡县,可这些郡县的太守县令没有一个前来孝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