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章 收降卒益州兴水利 (第1/3页)
30万降卒的到来让刘宇真是又喜又忧。当初刘宇之所以会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黄巾降卒说好话求情,虽说的确是有些悲天悯人的意思在里面,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刘宇对于日后的三国历史向来深知。
从184年到190年的5年间,东汉朝廷并没有因为黄巾起义而有所收敛,反而更加的变本加厉。除了大肆横征暴敛之外,五年来的频繁天灾也致使整个大汉人口锐减上百万之多。三国开始之初,经历了董卓暴政和强制迁都,再加上军阀间混战屠杀,整个帝国的人口更是损折过半。到三国中期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候,天下人口十不存其三四。
古代的冷兵器战,最主要的靠的是什么?精锐武器是一方面,但最要紧的,还是兵力的多寡。所谓以少胜多,不是不存在,但也绝不是可以当家常便饭吃的。说实在的,刘宇当时在虎牢关下收降那10万黄巾,既是兵出诡道,同时也是冒了天大的风险的;等到正面和黄巾的援军交战,所部就阵亡千余人。所以人口的多寡是决定日后天下争霸走势的一个关键因素。
益州乃是天府之国,地域广大,在东汉末年的时候,人口一度增长到500余万,就是经历了马相反叛之后,到了刘宇的手中,人口也超过了450万。不过这是指整个益州来说的,但现在真正掌握在汉民族手中的只有益州北部数郡。益州南部的永昌、建宁、南中几郡,虽然拥有近200万人口,但却是南中蛮的主要聚集区,这些人,他们现在不闹事,刘宇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想要征招他们进入军队,刘宇现在可还没这个把握。所以这些黄巾降卒的到来决定着日后刘宇的征兵大计,刘宇不可能不重视。
不过随着几十万人的涌入,益州的情况也变得复杂起来。最严重的就是粮食方面的危机。本来益州粮食产量算得上是大汉各州中头几位的,但自从上任刺史郗俭到任以来,全州上下政事废弛,吏治**,各郡百姓多有流离失所者,大量田地也都荒芜了。后来马相作乱,犍为全郡农事几乎全遭破坏,巴郡与犍为临近,也受到波及。本来马相也曾入寇蜀郡,但被刘晔击破,蜀郡的农业设施得以保存,农时也没被耽误。
加上刘晔来到蜀郡之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蜀郡整修了一部分水利设施,所以益州北方几个郡中,唯有蜀郡的粮食产量保持了比原来还要高的水平。可问题是蜀郡的这些粮食除了供应本郡百姓/同时为来年预留粮种外,剩下的存粮却也有限,单是救助犍为流离的百姓就可说是极为勉强,对迁来的降卒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万幸的是刘宇来到益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汉中重新收回到了益州治下。马相在西川作乱,东川没有受到影响,所以汉中的粮食产量也保持在了平常的水平。于是刘宇将从三辅方向送来的十几万降卒交给赵云,让他们在汉中安置下来。
尽管如此,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