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谈州事潜流暗涌 (第2/3页)
”刘宇一愣,这个问题问的好,可怎么回答呢?总不能说:你以后是个牛人,连得一可安天下的凤雏都被你从天上射下来了吧?脑筋一转,刘宇笑呵呵的说道:“战国时赵国毛遂曾言道,是锥子,总会露出锋芒。子平虽暂居行伍,但自幼便有胆有识,勇略之名素传,像你这样才征一国之人,我又怎会不知。”
听了这话,张任真是说不出的感动,主公这样一个名传十三州的大人物竟然会如此注意自己,不过他忘了刘宇向刘晔介绍他的时候,还不过是谯郡太守而已。不管怎么样,张任在心中都已经下定决心,主公既然以国士待我,我必当以国士报之!张任本来就是将略一道的天才,刘宇的看重使他开始更加努力的去学习,结果后来成了刘宇武将集团中的核心人物之一,而他的成名,也比历史早了十多年。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以后自然会交代。
却说刘宇和手下心腹群臣都有一肚子话要说,但当着益州其他官员的面多有不便,所以刘晔象征性的说了几句过场话,便将其他人草草打发了,而他们几个豫州老臣,现在的集团核心人物则和刘宇一起来到太守刘晔的府内。等到了内厅,大家这才放开心情畅所欲言起来。这两年来,刘晔他们在蜀郡的治理之路,虽说谈不上是荆棘遍地,但也可说是险阻重重。可以说,幸亏有他们来到这里打前站,否则刘宇没有十年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将益州完全掌控在手中。不过十年的时间,黄花菜都凉了。
不过好在刘晔他们都不是平常之辈,无论文武,那才能,拿出去都是国士一级的,如果用三国无双中的话来说,那就都是才征三国的英才。虽然的确遇到了些困难,但都被他们客服了过去。当然他们也受了不少委屈,像陈群、陈震他们,那在历史上都是三公级别的人物,可现在他们却不辞辛劳的去蜀郡下辖各县去当县令,只是为了能在蜀郡更好的为刘宇打下基础。武将们的路也不好走,川兵和益州平民士人一样,都有些排外的情绪,所以张辽他们刚到益州时,手下来自青豫两州的兵士没少和川兵发生摩擦。为此,张辽、高顺等人没少费心思。不过努力最终可以换来回报,经过一年多的相处,益州兵终于折服在玄甲军强盛的军威军容之下,加入玄甲军,也已经逐渐成为川兵们的理想。
听着这一个个令人欣喜的汇报,刘宇鼻子有些发酸,他知道,这个大好局面的背后,是刘晔等人两年来的辛劳与汗水。心神激荡之下,刘宇站起身,也不说话,向着坐在下手的自己的幕僚们一躬到地。刘晔他们显然是没这个思想准备,要知道,刘宇行的这个礼,在汉代已经是仅次于叩首礼的大礼了。虽然说刘宇在私下和大家的情同兄弟,但毕竟尊卑有别,在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下,刘晔他们作为刘宇的下属,是根本不能承受主公如此大礼的。厅内顿时乱成一锅粥,所有人都手忙脚乱的从坐榻上跪起来,以首触地,刘晔作为代表,语调慌乱的说道:“主公怎可行如此大礼,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