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 月夜(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八章 月夜(上) (第2/3页)

中,洒下一片清凉月色。王允提议道:“今日月色甚好,又逢邓公认女之喜,我等何不咏月而做诗赋,以助雅兴?”他的这个提议马上得到了席间众人的赞同,于皆各出机杼,疏扬文采。

    刘宇对诗词一道不甚了了,后世除了中文系的学生,能有几个人有闲情逸致去钻研已经不时兴的诗词之道。不过他沉默不代表别人就能放过他。果然,乔洪对刘宇道:“尝闻元瞻曾与颖川书院做诗,诗才震惊四座,被书院学子赞为当世无双,今日何不再即兴做上两首,也让我等开开眼界呢?”

    刘宇连忙谦虚一通,想要打马虎眼混过去,可众人态度很坚决要求他一定要掏出点东西来,而对他知根知底的孙琳则坐在一边,一脸幸灾乐祸的坏笑看着他。刘宇推辞不过,无奈之下只得搜肠刮肚起来。他不会做诗,不代表他肚子里没有东西。谁说诗一定要是自己做的呢?刘宇心中很无耻的想到,反正现在也没有知识产权这种东西,我在颖川书院的时候已经分别盗版了诗仙和诗圣的大作了,虱子多了不痒,索性就将盗版进行到底吧!

    沉思片刻,刘宇便举杯对月,长声吟道:“长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这是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被刘宇改了一字,然后全文照搬上来。

    一首诗吟罢,满园寂静,除了孙琳向刘宇挤眉弄眼,对他的盗版行为表示不齿之外,其他人都还在品味这五言绝句的韵味。良久,乔玄先叹道:“怪乎人称刘元瞻文武双全,诗才无双。今日看来,果然盛名无虚,单以这五言诗而论,试问当世几人能与君比肩!”

    刘宇心说:这可是诗文鼎盛的唐代诗仙的作品,在当时都是一流的作品,更何况是在七言诗刚刚开始萌芽的东汉末年呢。不过被众人这样一夸,刘宇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反正都盗开了头,他也就肆无忌惮了,又诵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首诗是李白的《把酒问月》。看到大家目瞪口呆的样子,刘宇更加得意,终于把后世最出名的搬了出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孙琳一直在欣赏刘宇的即兴表演,她当然知道这些诗词的来历,不过对于刘宇的这种盗版行为,她除了表示一下不齿之外,也只能独善自身,不与他同流合污而已。可刘宇越来越嚣张,竟然将苏老大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给搬了出来,她可就有点坐不住了,现在可是汉代啊,诗都没有完全成熟,何况是词!如果被人问起,要怎么收场呢?情急之下,孙琳猛咳了几声,向刘宇提出警告。

    听到孙琳的提醒,刘宇也发现自己今天做的有点过火了。不但在曹丕之前做出了完整的七言诗,连宋词都让自己抖出来了!席间在座的都是懂诗的行家,刘宇刚才的那首五言诗就已经让人惊讶了,那么他刚才的那个七言一句的诗带来的就是震惊。古代七言诗真正成型是魏文帝曹丕的功劳,在此之前,七言诗是非常罕见的,更何况是这种格律精致的诗仙名作呢。品味半晌,乔玄感叹道:“老夫适才所言有误,论诗才,当世以元瞻为第一人矣!刚才这首七言诗,格律新颖,意境深远,实在是开古人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