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开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一章 开解 (第2/3页)

他们是否是真心认命,那就只有天知地知了。这可是五万人,不是五百人,凭着刘宇现在手中的部队,要想完全控制住这五万有可能居心叵测的降兵,就好像在自己的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对此刘宇也感到相当的头痛。降将孙夏曾经秘密的向刘宇建议不如仿效楚霸王之故事,将这些人统统杀却,免留后患。当时刘宇直直的盯着孙夏大概有半柱香的时间,把孙夏弄得满头大汗淋漓。最后刘宇驳回了孙夏的这个绝后计。当然,他也顺便夸赞了孙夏几句忠君爱国之类的话。这个节骨眼上,绝对不能和这个降军中真心归顺的将领发生什么让双方心存芥蒂的事情。再说,细想一下,孙夏这种本就是莽汉出身的人,再加上在黄巾军中沾染的戾气,能够献出这样的狠招,也是预料之中的事,不过也恰恰说明了他与义军的确是一刀两断了。

    杀光那些可能心存二意的降卒是不可能的,但不代表不能杀掉一部分。杀鸡儆猴,永远是对内对外进行威慑的好方法。连日来,刘宇命令手下的暗部潜入到已经被打散编制的那五万降兵的营地,全力查找危险系数比较高的存在。只是两天的时间,暗部就查出了不下十起密谋造反的团伙,其中大多数是中军的那些从一开始就跟随张角的起义军老人,另外还有一些就是当年占山为寇,匪心难除的顽固分子。对于这些首脑分子,刘宇没有一丝的心慈手软,不能对降卒下手,是因为他们已经放下武器,回复了平民的身份,但这些阴谋造反者,他们已经从骨子里沦为自己的敌人,对于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既然已经掌握了证据,刘宇便一改暗中行事的作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捕了这些不安定因素,而后命令许褚等人在营门前当众出示这些人的阴谋,而后就将他们在军营辕门之前枭首示众,还将死尸悬于虎牢城门风化以示警戒。

    一味的高压手段是不可能真正收到好的效果的。刘宇在粉碎了几起阴谋之后,对于以孙夏为首的黄巾降兵进行了厚裳。其中孙夏直接被任命为军中校尉,他手下的兵士也都被赏赐了大量的钱财,每日的伙食更是远远超过其他的降卒,甚至连刘宇的嫡系部队都有所不及。

    如此这般,被刘宇的大棒加胡箩卜手段折腾的晕头转向的黄巾降兵终于彻底的打消了再次造反的念头。毕竟他们中大多数是因为衣食无着,才奋而起事的,如今衣食不愁,谁还愿去做那些刀头上舔血的日子呢?

    黄巾降兵情况的逐渐稳定使刘宇和他的手下们都松了一口气。但刘宇还是不能完全的放心,毕竟这是在司隶,不管发生什么样的骚动,只怕自己这个招安的始作俑者都逃脱不了朝廷的责罚。保险起见,刘宇传令,由许褚等三将,连同孙夏一起,将所有的黄巾降卒先行解送到谯县,毕竟那里是自己的根据地,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自己这边,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