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五章 细讲入川缘由 我欲只手擎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五章 细讲入川缘由 我欲只手擎天 (第2/3页)

趁着袁绍在河北立足未稳,且常与公孙火拼的时候,一举进攻河北,就算打不死袁绍,也能让他脱层皮。这样可行性很高的计划,刘宇却轻易放弃了,原因无它,都是受黄易那部《寻秦记》的影响。《寻秦记》的情节不错,但最不让网络穿越一族满意的就是它开篇定下的历史不可改变论,说穿了就是一种宿命论,认为无论穿越主角如何去努力,都不可能违逆历史的发展,否则就会对后世社会造成损害。刘宇对这个说法也曾嗤之以鼻。历史本来就是由无数偶然组成的,历史发展的趋势可以固定,但其中的细节却不是不可更改的。一个人既然能够回到过去,就等于在历史这个精密机器中放入了一粒沙子,无论他如何的无所作为,但他始终会作为一个元素来影响历史的进程,只不过是影响的大与小罢了。

    在刘宇的估计中,自己完全可以改变从汉末到唐初这五百余年的历史,但至于500年后会怎样,他猜测,只怕历史又会将整个世界带回到原先的轨道。这种偶然中蕴含着必然的哲学理念使人头痛,但刘宇对于历史的见解总的有三条:历史是可以改变的;历史的改变对后世的影响并不会很大,因为历史总会在出轨一段时间后根据惯性回到原来的轨道上;最后就是历史的阶段性法则,会对试图打破这一法则的人进行反噬。反噬的强度依据对历史阶段性规则的破坏程度而定。所以刘宇为了尽力避免反噬的出现,他的战略原则有两条:一是温水煮青蛙,一切在一个不缓不急的节奏下潜移默化;二是不去触动历史的客观规律,比如在三国时代搞资本主义、搞**,甚至建立一个实现了社会主义最高阶段的乌托邦,这些不现实的东西刘宇连想都不会去想。这本身就是对历史潜规则的破坏,刘宇相信,如果这样做的话,必然会受到历史最强烈的反扑。他可没有这个好奇心去以身试法。他只需要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播下一颗颗种子,让历史的土壤去养育它,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发芽开花,那就不是刘宇所能控制的了。

    以豫州为根据地发展,对原先的历史影响太大,存在的变数太多,一不小心就是身败名裂,太过危险。这是刘宇放弃豫州的主要原因。至于为什么选择益州,这就是刘宇在玩三国志无数次通关之后的出的经验:大汉十三州里,唯一能被新武将占领,而又不影响整个从184年到赤壁之战这个历史进程的,只有益州还有荆南地区。而这两个地方相比之下,自然是益州的条件更好,而且占据益州的话,对于日后刘备攻取荆州的历史也不会有太多的影响。这是刘宇选择益州的第一个原因。

    选择益州的第二个原因,还是因为它对三国中前期的历史影响不大,但这是刘宇处在战略层面上的考虑。刘宇深知作为一个现代人,自己比古代的人的优势并不多,尤其是作为一个天下争霸者,自己这个后世人的科技知识、新型社会模式知识都不足以成为奠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