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千金易得一匠难求 (第2/3页)
也未免太....
这时,刘宇身旁的小吏插嘴道:“孙先生,我家太守听说先生前来求仕,饭也不吃,衣服也未及更换,就跑来恭迎先生了!”天哪!孙乾感动得快要哭了,一郡太守竟对自己这样一个小儒生如此殊遇,这真是,真是太tmd有面子啦!孙乾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大礼参拜道:“乾蒙主公知遇之恩,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随肝脑涂地,在所不惜!”殊不知,刘宇此刻内心的激动丝毫不下于他,姑且不说孙乾出色的内政才能,就说他的外交才能,就为自己和洛阳朝廷之间架起了一座可靠的桥梁!许商毕竟是商人,对于官面上的人情世故毕竟不熟。如今有了孙乾,自己和朝中各大势力之间的交往就能更加密切了!
就这样,孙乾被任命为谯郡郡丞,协助刘宇和孙琳打理内政。孙乾也的确没让刘宇失望,他的内政才能很快就显现了出来,刘宇和孙琳身上的担子一下就轻了不少!孙乾为报答刘宇的知遇之恩,尽心竭力地处理政务,同时他又向刘宇推荐了他的一个朋友――山阳人伊籍伊机伯。
当听到伊籍的名字时,刘宇又是一阵激动,这又是一个中上的人才啊!伊籍不但是个内政好手,同时他的谋略也有过人之处。三国演义上记载,曹操攻打荆州时,伊籍曾向刘备献计,劝其趁势攻取荆襄以拒曹操,不过刘备考虑到自己多年经营起来的仁义招牌,权衡之后便以不忍夺同宗之基业为名拒绝了。(当然,刘备后来夺得不亦乐乎!)可以说,伊籍当时的建议是很中肯和正确的,具有很好的战略眼光和很强的战术可操作性。只不过刘备也有自己的苦衷,在刘备看来,土地没了可以再夺,但名声没了可没有后悔药吃!放弃荆襄就可得到名声,这样,只要自己不死,刘备军团就永远会得到天下人的支持!而在自己身边文武集团的辅佐下,东山再起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而事后的发展也印证了刘备的观点,赤壁之战后,刘备军团借由荆州迅速崛起成为与孙曹相抗衡的强势集团。这也说明刘备做作为纵横天下的一代枭雄,他的大局观还是要比伊籍高明的多的!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样的人才,刘宇是决不会放过的,于是便派孙乾携带厚礼以及谯郡长史的任命,亲往山阳请伊籍出仕!最后,在孙乾的邀请和游说下,也感于刘宇的诚意,20岁的伊籍出仕为谯郡长史!至此,日后刘备集团的四大内政达人有一半投到了刘宇的麾下。“唉,不知刘大大以后还能不能玩转内政。”刘宇在心里不负责任的yy着。
得到了孙乾和伊籍的效力后的刘宇和孙琳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虽说平时仍然有些事务要亲自处理,但毕竟是比开始的时候要轻松许多。不过刘宇又发愁了,这次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