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强权 第四十一章 新科学理论 (第2/3页)
两个身份,前后耗时两百多年,杨易就能从科学理论上理解父母当年主持试验时的心情了。
尽管正职身份是混元大罗金仙,无论如何都难以相信凡人能先于圣人逆转时间,但经过两百年的兼职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生涯后,杨圣无奈的承认。从逻辑上来讲,科学理论中提出的时间逆流可能,委实没有什么漏洞。
新补充的科学知识让杨易对宇宙地认识又清晰了一些。虽然这些新知识和猜想还不能够被证实,但以杨圣从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的角度来看,这些出自凡人科学家的猜测极可能就是事实。这不禁让他颇为感慨,‘如若凡人的身体不是那么孱弱,就依照他们对宇宙的认识,又何用我等混元大罗金仙来为他们抵御外敌!’不过旋而,他就醒悟过来,‘若非是他们自身的实力太弱。又怎会如此孜孜不倦的研究科学。期望外物的协助来提高他们的总体实力?仙人和凡人,修行与科学。同样都是为了满足自身更好存在的手段,不过是一求自身一寻外助,道路有异而已!’
杨易飞升后地这些年里,凡人在科技上地进步也不可小觎。不论其它,只说此时人类所造的宇宙飞船,已然能够进行短途空间跳跃,这就已经相当于仙界大罗金仙地水准。大罗金仙的瞬移,本质上也是空间跳跃,不过鉴于空间属性规则链条的觉醒度尚浅,能量供给也不足,才导致了瞬移距离远无法同圣人的空间跳跃相比拟。与此不同的是,凡人的宇宙飞船没有规则链条觉醒度的烦扰,有的,只是如何给飞船提供足量能源的问题。从理论上说,宇宙飞船的跳跃距离没有极限,只要一次性提供的能量足够,即便是一跃百亿光年,也并非不可能。然而实际上,凡人现在最高档的宇宙飞船,空间跳跃的距离莫说是同圣人比较,就连大罗金仙的瞬移,也远远不如。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类的能量提供仍旧停留在氢裂变反应的档次。没有更高效率的能量来源,没有更好的储存能量的方法,都让宇宙飞船只能短途跳跃,一次不超过一亿公里。
没有空间领域携带能量,又不能如圣人般的将物质完全转化为能量,为了寻找提高宇宙飞船航程和速度方法的人类科学家们,在对宇宙进行十几万年的持续研究后,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这丝曙光,就是在人类科学实验中已被制造出来的反物质,一种狂躁的、会同宇宙空间中的任何物质相互湮灭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另类物质。
出自实验室的反物质很难保存,将它作为宇宙飞船的能源,从操作的可行性上来讲近乎不可能。而在飞船上现造反物质,能量付出和收获又是得不偿失。因此,虽然反物质已在实验室现身二十万年,人类却始终没考虑让它作为宇宙飞船的能量来源。
一个科学猜想让人类又将希望的目光放到了反物质身上,只是不再是实验室产物,而是天然的反物质。
公元1908年发生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