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成了判官 (第2/3页)
三司的职责和一些普遍性问题的惯常处理方法。
礼部三司所应对的鬼界大致就是凡间传说中所提到的地狱,阴间,黄泉等所在。人间有六道轮回的说法,出自佛教的因果报应论,说是凡未解脱的一切众生,都会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中循环往复。其实这所谓的后四种道都是指鬼界,鬼界就是一个收容生命死亡以后的游离规则链条的地方。当一个生命消逝的时候,生命的核心烙印就会脱出身体,循着宇宙中的能量密度不同所带来的压力差,自动的向鬼界飘去。这个过程其实和佛家的虹化飞升十分相似,不同的是佛家修行者虹化时有信仰力溶进规则链条里,这样在漫漫的旅途中修行者的一丝灵识始终保持不昧,这样到了佛界以后就可以直接凭此不昧灵识的规则链条直接凝聚元力身体。而普通生命的核心烙印就是差了这么一点,规则链条一旦脱离了肉身,没有信仰力或是元力来对规则链条进行防护,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立即就自动洗去了生前的所有记忆,顽昧无知,浑浑噩噩。打个比方来说就是记忆信息没有防护之后被消磁了。
无论是佛家修行者的虹化也好还是普通生命的死亡也好,规则链条的行进路线是完全一样的。区别就是一个是清醒的意识而另一个是浑然无知的意识,换了民间的传说这浑噩无知的意识就是喝过了孟婆汤。
不过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这些规则链条都是被动的循着宇宙中的压力线往同一个方向飘去。他们去的地方其实是一样的,到了鬼界的大门,所有无意识的生命核心烙印直接原路飘进鬼界,而佛家虹化了的规则链条还保留着意识,就会根据佛界开口在鬼界大门外的通道转向进入佛界。
所以鬼界这个传说中的深入地下的所在其实就在仙界里,如同佛界一般单独自成一个须弥领域,是仙界三清和佛门两位圣人同时出的力,合建了这么一个类似佛界的固化领域空间。之所以是仙道佛道的圣人一同出手,倒不是这领域做起来困难需要群策群力才能完成。而是只有在建设鬼界的过程中出了力,以后才会有讲话的权利。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