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比亚利沦陷 (第3/3页)
求并未达到出动飞机的标准。
另一方面,空军指挥官认为地面部队没有将敌军完全诱出,无法进行准确打击。地面部队这边,指挥层有时会觉得为了更好地创造战机。他们不得不主动诱敌显现。
因为无线电频率管制的原因,地面部队被禁止与头顶的飞机直接通话。携带视距短波电台的部队之间一旦被地域阻隔,就很难实现沟通。这就给他们呼叫空中打击带来了不便。
习练有素的特战队员在装备了卫星通信设施的情况下,引导空对地火力支援,但他们的声音却被山区特遣队请求空袭的呼叫所淹没,在最初的几天里,这些摩擦给空地协作造成了不少麻烦。
此外,由于群山的掩护作用,对敌军目标实施空袭的难度很大。惯用手段通常是对其进行精确打击,但即使是精确打击成功实施,摧毁的也往往只是那种两三人把守的重机枪据点。大量的敌军隐匿在山间和山脊上,并对其进行逐个打击。
更糟糕的是,敌人总是在空袭即将到来之前躲进山洞隐蔽,炮声远离之后他们又跑出来继续抵抗。依靠空中火力清剿敌军,既耗时又费力,效率大打折扣。因此空中火力打击必须持续多日,才能达到大量剿杀敌军的目的。
因为各种原因,美军指挥部意识到自己来进行指挥是一个错误,因此他们很快就将作战飞机的指派权移交给特遣队,这使得对目标的指定和轰炸顺序更加贴近地面部队的需求。
增派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的到达,也使得作战飞机的数量远远过作战计划,的要求,同时也减轻了对高空战斗机和轰炸机的依赖,飞行员、地面指挥员和军部队之间的协作能力也有了稳步提升。
最近几天,持续一周的空中打击极大的削弱了敌军力量,通过大量摧毁敌军目标,迫使敌军放弃抵抗,地面作战形势也打开了良好局面。一些中重型迫击炮被空运至地面部队,因而使得他们可以对距离较远处的敌目标进行打击。
美军的部队最终封锁了峡谷东部的最后一个出口,比亚利的残军步步后退。由于盟军的加入,联军开始采用步兵和坦克结合的方式对峡谷进行扫荡。
对于美军在比亚利的战况,杨国华非常关注。因为将来必会和美军进行战争,他有必要了解美军的现代作战模式。以便能够开出与美军装备相抗衡的各式武器来。
因此在战争即将结束时,他巡视了撒哈拉沙漠基地。
本来他是想趁机见一下在基地负责重要信息联络工作的成员,可惜过去之后才知道,因为总装备部出了一些事情,所以暂时没空赶过来。
基地的技术人才中,除了一部分是自己的人之外,大多数是从世界各地挖来的。还有一些是专门研究现代战争武器方面的职业军人,只不过现在这些人都已经脱去了军装,以基地成员的身份出现在基地里面,大家都摇身一变成为工程师了。
总体而言。基地里面的准军事化管理还是让感受到了一些身在军营的气氛,至少荷枪实弹的基地卫队和巧妙地隐藏在基地各个位置上的明暗岗哨,以及无处不在的电子眼监控系统,就让杨国华感到这里果然不是一般的基地。
事实上,杨国华突然来视察,基地这边还有点不大适应,因为基地成立以来,还从未有人视察过这里。
因此之前的几次的方领导视察,也仅仅是领着他们到那些不大紧要的外围环节上随便转转,此时杨国华亲自过来,自然不会去看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他直接是要去看最核心的技术研究部。
这么一来,就对基地的保密制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为根据现在的情况,杨国华一直是在搞幕后操作的,这个基地的最高决策人的位置是杨国华兼任的,而他很少在基地内出现过,过来的时候,警卫人员在没有验证身份之前根本就不让他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