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1章 汽车行业的大萧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11章 汽车行业的大萧条 (第2/3页)

产了,而他在华怡集团的股份则卖掉还债。

    失败的他并没有妥协,两年后,周海凭借自身的努力,又创建了新威房地产开发公司,为此狠狠赚了一笔,可因为被朋友出卖,周海又再次成为穷光蛋。

    两次失败的他,最终沉沦了下去。躲在家乡的小镇里借酒消愁,如果不是杨国华找到他,现在的周海可能已经成为废人了。

    相比于周海的失败,贺光义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了一个巨无霸。

    大学毕业后,贺光义加入了一家外企,从业务员做起,两年后,他四处筹借资金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宏远。

    五年后,宏远的资产规模超过百亿,而贺光义也成为了上海的一个商业传奇。杨国华回归后,在杨国华的邀请下,贺光义成为新制药集团的总裁。

    这次收购克莱斯勒,如果不是杨国华授意,周海是不会赞同这次收购案的,尽管莲花汽车集团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没有遭受多大的影响,可未来的几年内,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汽车行业将进入萎缩时期,在此情况下,实在不该扩大经营规模。

    毕竟克莱斯勒可是背负一百多亿美元债务的,收购克莱斯勒之后,莲花汽车集团将背负这笔巨额债务。

    其实不仅是周海反对,莲花汽车集团的高层大多数都是持反对意见,可杨国华是莲花集团的老板,杨国华已经拍板了,其他人再反对也没有用,毕竟杨国华握有最终的决定权。

    对于收购克莱斯勒的意图,杨国华并没有对莲花汽车集团的高层说明,他收购克莱斯勒的用意,并不在乎眼前的这点利益。

    金融危机只是短暂性,此时收购克莱斯勒虽然不是最恰当的时机,可杨国华不能再等下去了。他的战争机器在不久后就要运转,届时,大量的订单将会落到旗下的公司,这样一来,杨国华能把利益最大化。在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为自己减少成本。

    除了收购克莱斯勒之外,杨国华还把眼光放到韩国,韩国的汽车制造业虽然比不上美、德、日等国,但在世界上也是排得上号。

    “国华,你打算收购哪家韩国汽车公司?”周海顶着杨国华问道。

    杨国华笑了笑,说道:“你认为收购哪家公司最为合适?”

    周海沉思了一下,说道:“现代”

    “看来你和我想的一样,不错,我这次打算收购的目标就是现代。”

    现代成立于上世纪中期,在创建初期,现代走的是和外国汽车公司合作开发的方针,进入八十年代,现代推行自创品牌的经营策略。

    在八十年代,日本汽车对北美大量出口,由于过于成功贸易摩擦渐增,出口的汽车受到当地保护政策限制,而趁此时机,现代向北美大举进军。向加拿大出口。

    但是现代汽车曾因其质量欠佳,而常被视为低端、不可靠和操控性差。

    在九十年代以后,现代汽车集团在车辆的品质、设计、制造和长期研究等方面投入巨资,更在美国提出了10年或10万公里的保修。也因此,现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杨国华收购现代,其实就是想侵吞低档市场。

    未来十年内,中低档汽车将成为主流,谁能在中低档汽车占据主流,谁就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莲花汽车集团为什么没有在全球金融海啸中倒下,是因为莲花汽车集团这些年来一直奉行以开发中低档汽车为经营策略,使得莲花汽车集团在这些年来牢牢占据中低档的统治地位。

    在扩大莲花汽车经营规模的同时,杨国华又把眼光投到飞机制造业。

    尽管杨国华这些年来四处招揽技术人才,可由于需要保密的原因,招揽到的技术人才远远达不到杨国华对人才的需求。

    在撒哈拉沙漠基地里,杨国华建立了一个大型飞机制造厂,数千技术人员同时作业,这里平均每天有两架飞机制造出来。其中有战斗机、直升机、运输机……只要世界上有的飞机类型,这里几乎都有。

    截止到今年,制造出来的战斗机有两千多架……歼系列、轰系列、影系列、隐系列。

    制造这两千多架战斗机,花费的资金超过一千亿美元。

    这些飞机是集合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利用最好的材料来制造,如果这些飞机在世界上曝光,绝对会引起世界轰动。

    每当夜里,撒哈拉沙漠里就有飞机升空,这是杨国华的部队在进行例行训练,为了防止各国的卫星探测到,杨国华在撒哈拉沙漠布置了一个超过3000公里的大型屏蔽阵法,而被大型屏蔽阵法覆盖的范围内,雷达是无法探测到里面的情况。

    在世界航天工业,波音无疑世界第一大巨头。波音公司在制造旋翼飞机、电子和防御系统、导弹、卫星、发射装置、以及先进的信息和通讯系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这家公司是由威廉?爱德华?波音在20世纪初期创建的,在20世纪初期,美国政府为了防止波音公司垄断行业,把波音公司分拆为联合飞机公司、波音飞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

    波音公司建立初期以生产军用飞机为主,并涉足民用运输机。

    三十年代中期,波音公司开始研制大型轰炸机,六十年代以后,波音公司的主要业务由军用飞机转向商用飞机。由于在喷气式商用飞机领域内研究出波音7系列,波音逐步确立了全球主要的商用飞机制造商的地位。其中,波音737是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的中短程民航客机。波音747一经问世就长期占据世界最大的远程民航客机的头把交椅。

    在90年代初期,波音公司宣布,原波音公司与原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合并,麦道公司曾经是美国最大的军用飞机生产商。与麦道公司完成合并后的波音公司已成为世界上航空航天领域规模最大的公司。

    新的波音公司由波音金融公司、波音民用飞机集团、波音联接公司和波音综合国防系统集团。

    为了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波音先后收购罗克维尔公司和兼并麦道公司,这样做让公司获得更强大的力量和更宽阔的视野。其后又先后兼并了其他一些公司,包括普雷斯顿集团、杰普逊公司、大陆制图公司、雨果航空与通信以及澳大利亚的霍克德?哈维兰公司。波音获得了以下收获:充足的人才储备和资金储备,为波音实施全球战略性拓展计划提供了条件。

    杨国华之所以收购波音,看中的无疑是波音公司生产军用飞机的能力。

    波音旗下的综合国防系统集团是一家主要生产军用飞机、导弹以及运载火箭等产品。

    波音综合国防系统集团为全球的国防、政府和商业用户提供大规模系统的‘端对端‘的服务。这些大规模系统将复杂的通信网络和基于陆、海、空及太空的平台结合起来,提供非常广泛的国防和空间系统、产品及服务。它设计、制造、改装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旋翼机、空中加油机、导弹及武器系统并提供相关支持,而且处于无人驾驶系统军事技术领域的前沿。综合国防系统集团还支持着美国政府的数个重要国防项目,包括防御署的地基中程防御项目、国家侦察办公室的未来成像系统、美空军运载火箭项目,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国际空间站项目等。作为系统集成商,该集团承接了一些新项目,包括美国陆军的未来作战系统和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美国国防部的先进超视距终端系列,以及美国运输部的爆炸物探测系统等。

    当然,想要收购波音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因为波音的背后是美国政府。

    为了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