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章.封万户侯(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四十四章.封万户侯(上). (第1/3页)

    ,此人会让他人在不自觉间感到敬畏,有此人会让旁人览姚口沪间感到亲近,有些人会让周围人在不自觉间感到认同,这是一种气质的养成,也是一种神韵的积淀。

    而八贤王,无疑已是将这种气质与神韵发展到了极致。

    一番讨论,萧漠从一开始的无奈倾听。到其后不自觉的参与其中,没过多久,心中竟是产生了“或许与八贤王合作,一同改革时政、造福万民,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的想法,

    要知道,萧漠时于这种麻烦而且会危及自己的事情,一向都是敬而远之的。

    而在心底深处,萧漠更是不由的对八贤王的志向、智慧以及的怀,产生了一丝敬佩。

    要知道,历史上像八贤王这种身份尊贵的闲王数不胜数,但有多少肯这般为国为民的设想?又有多少甘于为天下而得罪天下?又有多少懂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

    至少,萧漠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知道自己是绝对做不到的。

    再联想到这些年来八贤王的所作所为,从某方面而言,他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

    公一心,

    与此同时,八贤王看着萧漠小眼中却是异彩连连。

    他今日对萧漠如此坦诚,将自己的想法志向尽数说出,看似鲁莽,实则是无奈为之,行险一为。

    他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察觉到楚朝繁华表象下,所隐藏的种种危机,然而正如他之前曾对萧漠说的那样,对于这些危机,虽然心知肚明,但却没法言明,也不敢言明,哪怕他是楚灵帝最信任的弟弟,尊贵无比的八王爷。

    说到底,还是因为庙堂颠峰处,没有人理解他,更没有丝毫帮手肯与他分担张谦行事,大都是以保住他如今的地位权力为目的王翰本身更是楚朝勋贵的代表,至于其他人,大都是庸庸无为之辈。

    说到底,当年楚太祖所制定的姓巨实在太过完美,即使八贤王得声望与圣宠与一身,也无法在朝廷高层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若他强行行事,只要某位反对者说一句“王爷此行,必然致使我朝大乱,意欲何为”就能给八贤王招来莫大的麻烦,更遑论天下读书人的群起激愤了。

    在这个小时候,八贤王就需要一个能真正理解他的帮手,来助他说话行事、分担压力,而且这个帮手小最好本身就在读书人中间有着比较大的声望名气。

    就在这时,萧漠出现了。

    萧漠本身在当今文坛的地位自不必说,虽然年纪尚青,但说他是文坛一代宗师也不为过,创“萧体”注《中庸》、书《问儒》、著《自扰诗集》,每一桩每一件,皆是让文坛震动的大事。如今更是立下了如此功勋,不仅名声更大,声势一时无二,更是注定了要青云直上,在不远的将来立足于朝堂之数,参知政事,早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更何况,萧漠本身深受楚灵帝的宠幸,即使不及八贤王本身。但也绝不差于当朝承相张谦要知道,张谦与楚灵帝的交情,可是有近二十年了。

    最重要的是,年前那次在王府书房中的长谈,更让八贤王发现,萧漠竟如同自己一般,对楚朝的诸般时政弊病,心知肚明,且对此心怀忧虑。

    如此一来,八贤王不仅隐隐视萧漠为知己,更是想要将之拉拢,当做自己将来行事的依仗与帮手。

    可以说,与萧漠结盟,不仅是八贤王最好的选择,更是八贤王如今唯一的选择。

    但让八贤王无奈的是,萧漠如今虽然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但为人却太过冷淡无为,竟是与他那皇兄相似,即使看的清楚,也因为怕麻烦,想着自保,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参与。

    所以,八贤王只能趁着萧漠还没有心理准备的时候,趁着在萧漠尚没有理清思路、想明利弊的时候。甘冒消息泄露的风险,就这么的坦陈而言,将自己的志向尽数讲出,一来为了试探萧漠的真实想法;二来为了逼着萧漠与自己结盟;三来,也存着以自己的志向与胸怀,将萧漠折服的想法。

    否则,一旦萧漠上朝接受了封赏,并据此对今后发展有了规划,又或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