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战争简介 (第2/3页)
退出德意志。
第三阶段,163o年~1635年,称为瑞典阶段。丹麦失败后皇帝和天主教联盟势力扩张到波罗的海,引起瑞典的不满,163o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现代军事之父)在法国支持下帅军在奥德河口登陆,在盟国支持下迅攻占了德国北部和中部的大片领土。1631年7月;瑞典军和帝利雇佣军进行维尔本会战,帝利溃败,同年9月17日,双方集中主力进行布赖滕菲尔德会战,瑞典和萨克森联军依靠古斯塔夫创造的全新战术大败提利,1632年4月古斯塔夫帅新教联盟军在莱茵河支流克列河再次击败帝利残部,帝利阵亡,瑞典军进而驱逐西班牙军占领莱茵区。皇帝再次起用瓦伦斯坦,华伦斯坦学习了古斯塔夫战术并切断了瑞典军后勤补给线,阻止了瑞典军的攻势,1632年11月两军在吕岑决战,瑞典军获胜,但双方均损失惨重,古斯塔夫二世阵亡。瑞典军停止了扩张,华伦斯坦也退回捷克割据,后遭皇帝暗杀。
?年9月,天主教和西班牙联军在纳德林根会战中击败了受瘟疫困扰的瑞典和新教联军,瑞典军主力损失殆尽,失去了德意志中部的萨克森和勃兰登堡领地。
第四阶段,1635~1648年,为全欧混战阶段。1635年法国直接出兵德意志、尼德兰、意大利、西班牙。瑞典军趁机再次侵入德意志中南部。
?年~1637年西班牙军对法国南北夹击进逼巴黎,被法军各个击破,1638年8月法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海军,1639年1o月西班牙海军主力被荷兰歼灭。1643年5月,孔代亲王指挥法军在罗克鲁瓦会战中全歼西班牙军主力。
?年11月瑞典军再次在布赖滕菲尔德击败皇帝军,此时丹麦却向瑞典宣战,于1644年击溃瑞典荷兰联合舰队,不久瑞荷联合舰队歼灭了丹麦海军,丹麦推出战争。1645年3月,瑞典军在捷克重创皇帝军,同年8月法军又在纳林根会战中击败皇帝军,皇帝丢失大部分德意志领土,1648年法瑞联军在处斯马斯豪森会战中彻底击败皇帝军。同年1o月神圣罗马帝国和参战各方签定「维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战争结束。
三十年战争是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