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风起云涌 (第2/3页)
,权柄应该大于下院,实际上按照邦联宪法。各级议会上院类似于西方某些国家的贵族院,清贵无比,一般情况下却没什么实权——除非政府和议会下院同时瘫痪或违宪。上院依法接管所有权力——下院才是真正的权力部门。不过上院的议员都是“德高望重”之辈,议长更甚。云城议会上院的议长是云城本地的宿老,代表着云城当地的利益。比贾永贵这外来户更在意这事,没等贾永贵把话说完就说他无条件支持,既然黄州长那样要求了,那议会和政府全都立即行动吧,贾永贵连夜召集相关人员制定方案,他呢先跟下院议长及各位议员通下气,明天一大早大家都到议会大楼等着,政府那边的方案一送过来就马上开联席会议通过。
按照规划,整个工程除了两条西出通道和两支驻军的上山公路,还有东线公路的改扩建和各自然村的“村村通水泥路”,干道按照准高速公路的标准执行。为了抢时间,在邦联高层以及地方政府的流程走完、经费到位之前,云城驻军工兵团就已经开始道路勘察,各村立即跟进组织相关村民开始移植果木、作好搬家准备。乡民是纯朴的,不说徐清风到白云观这些年凭着一己之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已经带来以及即将带来的贡献——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没有大名鼎鼎的清风道长,有多少人知道这山旮旯地方,哪有清风医院和“村村通水泥路”——只说徐清风风雨无阻分文不取为乡民看了这么多年病,就积攒了足够的人情。乡里乡亲沾亲带故,清风道长的事谁还要推三阻四,不怕被口水淹死?其他地方千难万难甚至会发生流血冲突的拆迁补偿问题,这里却只需要村长们说这是清风道长打通天关帮大伙争取来的,可不能让清风道长丢面子,乡民们全都没有任何预置条件马上就干——还听不到一句牢骚。
这是崇尚自由、个性张扬的邦联时代,诸侯们各自为政,对时下许多为生活奔忙的人来说,“邦联”只是个地理概念,或者是身份证及护照上的一排文字,“政治”早已成为历史名词,许多人连邦联主席和政务院总理是谁都不关心,所以国家电视台的时政频道收视率极低,更不用说次一级的法制频道。尽管《宪法》节目开播已经一个多月,关注的也只是个别嗅觉灵敏的职业政客,以及一些经历过政权更替过程中的阵痛、希望政局保持长期稳定的上年纪的人。八月初十晚上这期节目虽然爆出了不少猛料,却与往常一样没掀起多大风浪,不关心的人仍然不关心,反应迟钝的人还是继续迟钝。直到第二天早晨有人在“云淡轩”网站发布了这期节目的视频,将此和徐清风的《原道》一文以及新设的专栏联系起来并进行补充说明,徐清风的粉丝们终于“悟”了:敢情他们的偶像遭到以全真道为代表的道教协会的“迫害”,因而真玄等人不得不采取退出道教协会这种激进的方式表示抗议,连宪法法院的**官和章东岳这个王牌大律师都看不下去,在电视节目中仗义执言,于是“云淡轩”网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