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三章 犄角旮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零三章 犄角旮旯 (第2/3页)

有差距,依葫芦画瓢加工个护身符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关键是怎么将生产流程工业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由于护身符的特殊性,主体部分不能使用铝合金等导电材料,用塑料的话显得档次太低,军方的意见是采用产于东北的铁铧木,那东西色泽厚重纹理致密,入水即沉千年不腐,硬度是普通钢铁的两倍,非常耐磨曾被作为金属的代用品制造过滚珠、轴承,子弹打在上面都能直接弹回去,这是其他传统雕刻用材无法比拟的,而且价格不贵。木质材料,就不能用冲床一次冲压成型了,得用全自动的数控机床切割雕琢,速度要慢许多,成本也成倍增加,这倒也好说,更麻烦的是镶嵌银线。经过讨论,并征求其他方面专业人士的意见后,拿出了两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把外形加工好后先上漆,再刻线浸泡染色剂,染色剂是导电的,就可以采用电镀的方式把白银弄上去,略作修饰后再上一层漆保护。这套方案技术难度低,但工艺复杂速度较慢,另外白银可能镀不均匀影响效果,那就要返工了。第二套方案,用冲床把银线直接压到毛坯里,然后进行精加工。这套方案快是很快,但冲压的技术难度比较高,另外精加工过程中白银会有一定损耗,总体成本应该和电镀方案差不多。最后师徒几人决定两套方案都先试验一下,让事实来检验哪套更合适。

    说完技术上的事,剩下的就是报酬问题了。孙国屏的意见是税不管多少都由徐清风负责,除此外凑个整数,每件产品给他的师兄们一百块钱,赚多赚少就看他们怎么压缩成本。没想那几位很不好意思,说铁铧木按两倍损耗计算每个护身符的用材成本也不到一块,三克多白银二十左右,加上其他东西,原材料成本不超过三十块钱,毛利接近成本的三倍总额达到两亿多,别人知道会眼红的。另外数量这么大的高品质铁铧木不好买――这可是保护树种,生产所需的十多吨白银他们弄起来也很费劲,徐清风最好能提供这两种主要原材料,他们来料加工赚点真正的加工费就行。徐清风想想也是,便说主要原材料干脆让军方直接提供,费用从货款里扣除,需要添置的机器设备则由他出资,师兄们提供厂房和人手即可,每件产品给他们三十块钱的加工费。以后再通过别的方式给予补偿。

    正好上次南州拍卖所得的两千多万就在师兄手里,徐清风说这钱师兄先拿去买设备。到时一并结算。有钱赚还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师兄们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心满意足。见此孙国屏不由暗叹他们几个太过谨慎,一点魄力都没有,难怪跟他学了几十年雕塑仍然匠气十足远远达不到“大师”标准,更不用说青出于蓝跟徐清风比。

    下午四点来钟,连容打来电话说下面一个市的建筑工地中午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她要带着相关专家赶过去支援,晚上可能回不来了,让徐清风向常笑作好解释。徐清风趁机提出自己找地方住,连容稍作犹豫就答应了。但要求徐清风下次再来洪城一定要带常笑去她家。不用去连容家,也给了常笑吃饭的钱,徐清风就不着急了,在孙国屏家吃完晚饭呆到八点多钟才走。洪城这边暂时用不着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