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脉冲 (第2/3页)
里高度时,由于射线在所有方向上都是均匀射的,因此由电荷分离形成的电场将是径向的。从爆心向外的一切方向上都有着相同的强度。即源区成球对称性,而且由于射线被低空稠密大气层快吸收,源区半径只有2~8公里,因而向外,辐射的能量很小。理论上讲,在半径以外的区域,由于对称的相反方向的分量产生的作用完全抵消,这对地面的电子设备没有什么破坏作用。实际上,由于各种情况,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源区的不对称性,因而还会有一定的康普顿电子从爆心处飞驰,产生一个净电子电流,进而产生磁场,磁场的变化又引起电场的变化。这种电磁场的变化就形成电磁脉冲,而会对地面的电子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核爆炸生在地面或靠近地面时。源区与地面接触而呈现明显的不对称形状,因而形成了较强的辐射电磁场,大约在15公里范围内都具有破坏作用,这个作用距离约等于核爆炸时产生的其他作用的最大距离。
当核爆炸在3o公里以上空气稀薄的高空生时,由于射线衰减较慢,因而能透过的距离较长;以致核电磁脉冲的破坏作用可达数千公里。
核电磁脉冲与我们熟悉的雷电、无线电波、雷达波相比,虽然都是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电磁波,但核电磁脉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幅度大。核电磁脉冲的电场强度在几公里范围内可达1―1o万伏/米,是无线电波电磁场的几百万倍。是大功率雷达波的上千倍。
(2)作用时间短。核电磁脉冲的电场变化迅,在o.o1---o.o3微秒的时间内即可上升到最大值,从生到结束也只有几十微秒的时间,比闪电快5o倍。
(3)频谱宽。核电磁脉冲的频率范围宽(频率从几赫到1oo兆赫),几乎包含了现代军用电子设备所使用的频段,因此对军用电子设备的影响较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