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汇报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 汇报2 (第2/3页)

   火箭筒20/支

    半自动6840/千发

    冲锋枪2525/千发

    mg34机枪13060/千发

    掷弹筒856/发

    六迫21012/发

    八二迫35015/发

    二高炮30002/发

    八五高炮(反战车炮)150006080/发

    七五野炮500027/发

    一零五野炮750040/发

    一五零野炮1100065/发

    自行七五15000

    自行一零五17500

    自行八五高炮25000

    装甲车16000

    狼式战车37500

    喵式战车5937560150/发

    鼠式战车126000100120/发

    猛士600

    五吨卡3000

    半履带卡4500

    杨锐其他不看,只看战车和装甲车,再就是步枪。他见半自动步枪已降到六十八块便不再说什么了。所需枪械数量确实巨大,但实际上配置枪械并不要花多少钱。真正贵的东西是卡车、装甲车、战车。再看到喵式战车价格被压到六万以下,他笑道:“喵的价钱总算被你磨下来了。”

    喵式之前是每辆八万。狼式的两倍半,不管杨锐还是总后,都认为这个价格太高。杨锐认为必须降到六万元以下,于是旷日持久的谈判便开始了。想到艰难的谈判,周思绪连连苦笑,他道:“当时即便以十万辆的总数平摊折旧,价格还是超过六万,最后又想了不少办法,简化了一些工艺。这价格才降到六万以下。”

    “那质量和性会有下降?”杨锐追问。喵式的设计原则就是易于生产,再简就不知道要简到哪里去了,所以他担心性能下降。

    “没有。”周思绪摇头。“折旧摊下来就是六万一千多一点,简化的那些工艺并影响性能,再就是工厂让利了一部分,减了一个利润点就少六百块。”

    折旧平摊到订购总量上后,军工厂的利润也确定在百分之十五。见只是减了工厂一个点的利润,杨锐倒没说什么,他问道。“陆军装备总计一百八十亿,可你这张总表上”

    总表上的陆军装备费用每年就只有几十亿,所以杨锐倒有些看不懂。不想周思绪还没有说话王季同却道:“这是打算每年装备一部分吧。”他说罢又道:“是不是神武三十一年登陆美国?”

    经王季同一提醒杨锐转过神来了,明显的。战争前四年的陆军装备费加起来为一百七十亿,考虑到战前本就有不少军械,相差十亿并不是问题。不想周思绪却道:“是的。小徐先生。总参的计划是在神武三十一年夏登陆北美。”

    “夏天?!”杨锐和王季同都惊讶了。王季同惊讶是夏天正是台风多发季节,总参为何选夏天登陆?而杨锐惊讶的是夏天登陆。那这一年四十亿装备费最多只能算一半,一百四十、一百五十亿部队怕是要装备不齐;再就是登陆时间放到神武三十一年。这战争都打了四年了,难怪总参认为战争要打七年。

    了解两位先生的担忧后,周思绪先答王季同,他道:“小徐先生有所不知,东太平洋的季节和我们正好相反,我们是夏天多风暴秋冬风平浪静,他们是冬天多风暴而夏天风平浪静。再考虑到北美偏北,夏天气温也不是太高,所以和登陆巴拿马不同,总参认为应该在夏天登陆北美。”

    他答完王季同又答杨锐:“先生,总参考虑的问题是部队上去之后摆不开,所以装备不并不是大问题,有三百个师上去了那就谢天谢地了,后续的三百个师可以先缓一步”

    “既然这样那为何要放到神武三十一年?”杨锐追问,“多给美国人一年时间,登陆难度就增加一倍。拿下巴拿马后美国人见我们还在大规模造船、肯定会知道我们要登陆北美,这事情瞒不了的。”

    “先生,提前一年那就后劲不足了。”周思绪道,“国力受限下,我们只能用四年时间武装六百个师。总参的认为是宁愿多准备一年,也好过交火之后多给美国一年或半年的反应时间。必须一交火就势如破竹的往前打,不能等。喵式也只能在登陆北美时使用,之前只能使用狼式和鼠式战车,还有就是闪电战战术登陆之前最好也不要用。”

    “我同意。”听到鼠式杨锐就笑了,这是一款重达百余吨的电驱动战车,目的就是要将世界各国往歪路上引缺少可靠电驱动技术的各国。造出来的只能是速度奇慢、爬坡奇差、稳定奇糟的步兵式战车,而喵式85mm战车炮发射的钨芯脱壳穿甲弹可以完爆这些重型战车一百或一百五十毫米的前装甲。只是杨锐还有一个担心。他道:“就怕德国抢先开战啊。他在欧洲打出个闪电战,美国陆军肯定装备装甲师的。”

    “先生。即便美国有装甲师又如何?”周思绪反问道:“没有经历实战就无法掌握装甲战的精髓。就以美国第7机械化骑兵旅将战车和骑兵共同配置的情况看,他们怕连装甲师的正确配置都不能掌握,作战条令更是”

    作为老人,周思绪非常清楚己方在装甲战上花了多少心血。以他看来,作战就是武器、配置、方法(条令)、资源的最优整合。装甲师的作战条令就是工厂管理中的sop标准程序文件,其对各种情况都有成文的应对措施,而每一道作战条令,都靠血、汗、尸体凝成的。

    不断的试错才能得到正确的方法,最终演变成一道道作战条令。可单有条令还不够,这只是士兵以个人的努力在应对战争。陆军最强大的地方在于对战争的应对不仅体现在个人上,还体现在武器、配置以及资源上,换而言之,这是整个战争系统对战争的积极应对。

    为了更好的体现这一点,此时军队的结构设置更像一个工业公司而不是单纯的军事单位。以装甲师为例,除了作战军官和后勤军官外,军队中还有特别的生产经理、质量经理,以及在整个战场游走的产品经理。前两者与参谋人员、各级军官一起讨论‘五个为什么’。并以管理视角分析历次作战、行军,为部队编制新的sop文件(条令);后者则负责实地收集自己所负责产品的使用反馈,这些反馈汇总交由工程师分析后,得益于传真网连接起来的柔性生产体系。绝大部分建议都能很快的体现在新产品中。

    计划执行检查纠正,pdca循环所构成的质量圈使得整个军队成是一个有机体,它能不断调整自己庞大的骨骼(武器)和动作(条令)。反复给对手以致命打击,而美国陆军有什么?

    从欧战结束到神武三十一年。他们总共只投入了16.7万美元到装甲部队。同时,从欧战结束到神武三十四年。美国陆军仅仅只生产了三十五辆战车。除去这些数字,就以美国骑兵、骑兵总监对装甲师的掣肘、整个军界的官僚风气、以及各军工企业的各行其是,它就不可能有好的装甲师,更难以在成堆的尸体出现前形成一个战争有机体。正因如此,总参才决定准备好了再登陆,他们认为在一百个装甲师狂风暴雨的打击下,年底装甲师就能在密西西比河洗刷自己的军靴。

    周思绪微微走神时杨锐想到的则是二战中的凯塞林山口战役,这次将美国陆军打醒的战役对美国陆军之后装甲师建设起了巨大的作用,这让他更坚持自己的观点:有些战赢了也是输了,有些则相反,输了却是赢了。

    “陆军的装备如此,弹药的话”周思绪继续解释总表,不过没有说接着海军装备,而是一下子跳到了陆军弹药上。“我们估计登陆开始后每年将消耗两亿发各种口径的炮弹、同时消耗九十亿发各种枪弹。以大小炮弹平均三十块计算、枪弹五十块每千发计算,每年将消耗六十亿炮弹和四点五亿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