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卷 家与国 地九十章 总办 (第2/3页)
省都有自己的军队,可军制改革的结果就是关外军力一家独大,特别是在6防苏俄、海防英美的格局下,全军的装甲师集中在北面。一旦关内生异动,关外装甲师将即刻南下把叛乱省推平
“元善的,我看你还是去一次沪上的好。”良久之后,宋教仁才开口,而他一开口就要马寅初去沪上。
“总理,寅初去沪上并不不可,只是去沪上也未必能缓解危机啊。”马寅初脸上苦,不断推着鼻梁上的眼镜。
“不,你去沪上就直接去找张行健,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宋教仁道。
宋教仁的吩咐就是这般,马寅初想答应却又忍了下来,他再道:“总理,张行健对挤兑日元一事定会一推三六五,不但如此,他反而会站在沪上的立场指着户部,这”
“这我知道。你就是去和他开诚布公的谈谈,看看他到底要干什么,真的要中日结盟引中美战争么?”宋教仁冷笑道。“若是这样,还要我这个傀儡总理做什么,不如我这边倒阁然后他们直接上位好了。这多省事,那时候他们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宋教仁的话几乎等于摊牌,他很明白自己上台表面上看是复兴会履行当初承诺,实际上则是因为要面对欧美、特别是美国,复兴会希望一个亲美内阁上台执政,如此,神武二十七年的海军续约谈判才有通过的可能,如果这一关过不了,那代表杨竟成意志的复兴会某元老就会重新组阁以筹备为期不远的中美之战。
很不客气的说,国民党内阁只是夹在复兴会与英美之间的和稀泥内阁,它的使命就是消灭或阻止将要生的中美之战。虽然夹在两者之间,却并不等于国民党有多大的自由和权力,比如眼下沪上日元挤兑风潮就根本不受内阁控制。内阁只是欺骗英美的烟幕弹,一些实质性、关键性的东西依旧如期实行。比如中日同盟乃至中日合邦。
宋教仁很明白的自己的立场和功能,虽然无奈,但他却认为国民党可以在这种和稀泥的过程中得到相当的壮大,最终演变成真正的第二大党。同时他也不愿意中美开战,这将使国家万劫不复。
北京的宋教仁如此想,而在沪上6家嘴国家银行大厦的张坤,作为此时复兴会最核心的成员之一,当然也明白马寅初所传递宋教仁话语中的真实意思。不过他对此不以为意。
看着眼前一副义愤填膺的马寅初,他只笑道:“宋总理真是太高看张坤了,全中国大大小小几百家银行,总办们做什么生意的都有,前段时间广东银行还说要和泰国合作,开挖克拉运河呢。这种事情肯定会被洋人反对,可他们还不是嚷的正欢,现在据说已经准备招股了。
福源立银行本就是一个投机银行,那叫王伯元还是王什么元的,不就是叫金子大王嘛。当初他倾家荡产囤积银元券的时候谁又拦住了?虞市长当时看在老乡的份上还去劝过他。可他就是不听啊!最后结果呢,金元换银元,那一笔他就挣了一千多万。现在他是认准了日元会退出金本位,就像当初他认准了政府会一步从银本位跳到金本位一样。这事情啊,我看还是顺其自然的好,我出面也没用啊。”
张坤边说边抽烟,他抽的不是香烟也不是雪茄,而是和其他大银行家一样、是一个精致的玉石烟斗。微笑着把一切都推个二六五,他又接过秘送过来的文件,在上面草草的签字。最后才道:“元善兄,我待会还有个会,您看这”
马寅初以宋教仁的名义求见张坤,一开始就以宋教仁的托话开头。其中当然加了一些自己的东西,不想张坤三句两句就把责任推到了一边,现在看样子还要逐客。他肥脸上的肌肉紧绷了几下,眼睛也扶了扶,最后忍着脾气站起身,出言道:“张行长。现在市面上挤兑日元,此举使得友邦惊诧,一旦日元崩盘,更会引起东亚金融风潮,加剧世界经济危机,此等后果国家银行若坐视不管,任由投机猖獗,请问这还是国家银行吗?!”
马寅初不叫‘行健’而称张坤为张行长,张坤也不再称其为‘元善’而是直呼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