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抽签吧 (第2/3页)
分,导火线式雷管都准备好了,导火线也有一箱子。手中有这些炸药,那么突袭计划的成功率那就要大大提高了,日本人要倒血霉了。
物资既然齐备,那就要看机会如何了。按照情报,日本在整个辽东的攻势可以分作四块,其中进攻旅顺港的乃木希典的第三军可以先放一边,对辽阳的进攻可以分为左中右三路,除了右路黑木为桢的鸭绿江第一军,以及中路川村景明的第十师团,左路奥保巩第二军最为强大,全军有五万多人,配备火炮两百五十余门。人数越多后勤支撑越大,但是因为前期日本海军旅顺港堵塞作战失利,第二军的兵站直到六月上旬才匆匆建立,当时因为盖平、大石桥、海城等地都未拿下,所以就把兵站建在盖平南面的重镇熊岳城。此地本是东清区铁路的一个小车站,西面距大海也不过五公里,最重要的是其南面有一条熊岳河入海,很多物资卸船之后可以通过小船短驳走水路便利的运到火车站。
因为东清铁路使用的是1520mm的俄轨,日本无法通过调用国内火车车厢使用东清铁路,但幸好俄军在大连附近遗留了三百五十多节车皮,这些车皮可以基本满足第二军北上的补给需要。熊岳城作为第二军的总兵站,戒备森严,但自从日军北进占领海城与俄军对持在海城鞍山一线,在营口建立新的兵站之后,这里就是后方的后方了。按照常理,在上个月底的时候,第二军的物资就就可以直接北上运至牛庄港口,那里据前线路程要比熊岳城近多了,补给也更加方便,但是日军深怕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到来,怕万一自己失利辽东的军队可能要彻底断了后勤,所以保守期间日军还是日夜不断的往东北各个港口运送各类作战物资,以防止战局有变,熊岳城兵站作为日本第二军和第三军的中心点,存放物资还是很有价值的,于是这里还是日夜繁忙,物资堆积如山。
东清铁路东面的树林之中。齐清源满身树叶伏在地上,他拿这蒙着细纱布的望远镜在观察熊岳城兵站。因为此地不是县城,复兴会的情报网在这里没有设点,虽然前几天盖平的情报员已经携带无线电报以老张家伙计的名义混进城了,但是短时间要发出什么关键性的消息还是很难的。所以齐清源只好自己亲自上阵了,摸到离铁路三公里左右的地方亲自观察地形。齐清源这一观察就半个多小时,旁边侦察排李二虎焦急的不得了,这可不是在通化那边的老林子里,日本人可是在城东望儿山的塔楼上设了瞭望哨的,这望儿山虽然只有一百余米。上面塔也不高,但是整个熊岳城方圆三公里都是平原,有这么一个高点控制这么一片区域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望远镜里,齐清源看见兵站设在靠近铁路的熊岳河北岸,占地极广。码头上、兵站里都是民夫,兵站里的耸立着大大小小用油布盖着的各式货堆。粗略估计有十几万吨物资囤积这此地。至于防卫力量。远远的齐清源只看到兵站里有着许多身着土黄色军装的日军步兵在警戒,数量不少,而且在熊岳城里西面也能看到日本旗帜,估计那里有一个日本军营。齐清源一边看一边在李二虎的嘀咕声里完成了这一次侦察,一帮人又悄悄的潜回之前的临时营地。傍晚的时候,穿着短衫混进城的打探消息的陆梦雄几人回来了。他是和之前入伙的胡子钱三娃一起入城的。
营帐内,齐清源将各处收集来的信息都综合起来了。首先是日军防守兵力,因为海城、大木桥等地已经被日军占领,所以熊岳城的防卫力量大为消减。只有三个中队的步兵驻防,虽然是后卫部队,但是士兵也很干练。因为从熊岳城起往北一直到盖平,整段东清铁路都是防守要点,所以还有两到三个中队的骑兵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