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便利店A (第2/3页)
把人吓死。但是因为国企员工的收入是跟着国家财政走的,所以虽然通胀率上去了,但是国企职工的工资也跟真年年涨。基本上2o多年工龄的中年工人的工资从9o年左右的百十块一下,增长到了96年的6oo多块,然后99年左右会继续增长到快一千块。
可以说从96年到99年之间的三四年里,是中国绝大多数家庭开始添置大彩电、vcd、空调、电脑等大件的几年。要知道这几样大件在前几年的时候还只处于国企员工的梦里,但是到了96年左右,他们突然现几乎可以一年买一个大件了……今年买彩电、明年买空调、后年买电脑。
既然有了这种翻天覆地的收入变化,沈红星是觉得可以尝试下做做社区市。
但是做这种带生鲜区的社区市也不是想想就能马上做的。毕竟生鲜这种东西,对安全要求太高,而且不能长久储存,所以连带的对整个管理体系以及市人员的素质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先从进货来说,如果没有个在农产品行业浸泡过多年的采购,那就不可能懂得生鲜产品的真正价值,进价高了不说,说不定还会被人以次充好。到时候万一顾客买回家后吃出了什么事,那市也是要负责的。
其次进货了以后对仓储和加工都有了很高要求,既然是生鲜,那肯定要有冷冻仓库和冷藏仓库。然后不管是加工蔬菜还是加工海鲜,都需要不少的熟练工。
如此一来,可以说这种带生鲜区的社区市其实是最适合那种资本雄厚人员充足的大市用来抢占边角市场,反而不适合沈红星苏霞这种个体户家。
沈红星想了想,然后在纸上列了两个表,一边是中小型市,另一边则是带生鲜区的社区市。然后他再在两个名录下分别写出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对比了一番以后,沈红星基本决定还是走中小型市为好,毕竟带生鲜区的社区市一下子带来的各方面压力太大,太容易出事,而且现在店里的人也太少,别人说人少都是形容为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沈红星家的便利店里则是三个人、一条枪――另外两个是女的,没“枪”。
三个人里自己还是几乎天天要上学,另外两个就算被自己培训几轮出来,没太多经验的他们刚上岗时肯定还毛毛躁躁的,更别说这时候再让她们俩在各自管着几个人了,那非乱的一塌糊涂不可。
主动回避风险大的方向,而且因为又是重生者,对未来大势有着清晰的判断,那自然是无往而不利了。
虽然沈红星自己差不多决定了,但是怎么说还是要稍微尊重下苏霞,而且就跟之前决定写许三多还是潜伏的时候问高原一样,可以利用下女人的第六感。于是他就骑车出门前往自家的便利店。到了便利店了以后,他现老妈苏霞还在看《还珠格格》,沈红星受不了的说道:“这戏你都看几遍了?还看?没听主题歌都唱‘你是疯儿我是傻么’?”
沈红星正在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