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杂货店 (第2/3页)
开过奶茶店的一个亲戚打听行情,那亲戚就直接告诉赵子日:自己去算店面门口每分钟经过的3o岁以下的人流量,每分钟没过三十个人就不要开,否则很可能赚不了多少钱。
之所以要三十岁以下,是因为青少年本身是最容易适应新事物,而且有潮流消费倾向,很容易介绍自己的朋友一起去消费,同时消费起来不会考虑太多。
而四十岁往上的中老年客户更加理智,消费前更会考虑太长时间,甚至由于以往经历而过于要求消费品的实用功能。
刚才沈红星算出来的四家总客流量还没到三十人,更别说是三十岁以下的了。
沈红星叹了叹气,心里也猜的到自家店里生意肯定不怎么样,老妈平时回家后那轻松的表情估计也是装出来的,为的是不让自己担心吧。
感叹了下后,沈红星转身进了自家杂货店。一进门,看到母亲苏霞正趴在门口附近的柜台上算账。
苏霞感觉到有人在门口挡住了从西边照射过来的阳光,抬头一看是自己儿子,问道:“从海边回来啦?玩的怎么样?”
沈红星胡乱回答了两句,让母亲继续算账,而他则开始巡视整个店铺。
之间店铺里虽然模仿市放了几个货架,但是货架做的粗糙,看起来像是从外面买的角铁然后diy的,每个货架最顶层的高度甚至高达18o厘米。
沈红星摇了摇头,后世的大市经过消费者心理学的矫正,现普通的便利店货架高度最高应该限定在16o厘米左右,这个高度以中国老百姓的平均身高来说,无论男女老幼都看的到拿的到。
同时2o厘米高度左右分出一排小货架,因为一般商品的高度不会过2o厘米,这个高度可以最大程度利用空间。
而总的来说,根据中国人的平均身高,14o厘米和1第一眼能看到的地方,同时也是最容易取出商品的地方,这两个高度要放置店铺主推的商品――通常是各种包装的小吃、饼干等。
而自己家货架的这个位置摆的是什么:唔,红星二锅头,被沈红星昵称为“乡巴蛋”的乡巴佬牌酱蛋……
然后没有端架,也就是排列成类似“ii”的正反两排货架的上下两端的横杠处没有增加那种不宽的小货架。端架的商品是顾客进店选购时最容易看到的位置,这里没有利用上。
然后从冷饮厂免费租过来的用来放置饮料的立式冷柜被老妈放在收银柜台边,大概她是想方便自己拿饮料给客人。但是放饮料的立式冷柜需要放置在店铺的最里面才对……
因为买饮料的过程太短,很多时候客人只是因为天气原因口渴,所以只想买饮料。如果把饮料柜放在最外面,那客人根本看不到里面的货物。
所以立式冷柜要求就是放在便利店的最里面,这样天热时诱导客人为了买饮料不得不进店绕一圈,说不定客人看到别的零食或者纸巾之类的就顺手买了呢?
然后同样的,收银柜台上也没有收银台端架。所谓的收银台端架就是摆放在收银台边上,基本放置的都是小包装的纸巾以及口香糖。收银台上也可以摆放一个出售钥匙环以及棒棒糖的小货架。
顾客在付钱的等待间隙,很容易被这些小东西打动而顺手买一两个。
收银柜台旁边放的不是端架,而是几大袋粮食,有大米、白面等等。看起来自家杂货店还顺便卖粮食?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沈红星虽然懂,但是他不会怪母亲苏霞。苏霞怎么说也只是个农村里出来没受过多少教育,没见过多少市面的一个妇女,而且还是自己的老妈。她以前不懂,现在自己重生了,自己懂就够了!
沈红星走到收银柜台前敲了敲柜台的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