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1集 首场两栖战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1集 首场两栖战役 (第3/3页)

测、计算过无数次了已经掌握了其大致坐标。现在可以凭借着长期观测得出的坐标数据在黑暗中“盲狙”。虽然效果还是远不比白天但起码很占便宜稳赚不赔。

    六艘驱逐舰离开主舰队组成一支分队靠近连岛海岸进行最后的坐标测算顺便清除可能在近海游荡的清军鱼雷艇。

    同时整支舰队也要开始炮击前的“梯次配置”:

    驱逐舰分队24艘。布置在海岸2ooo米以内任务是对连岛山进行照射目测山上的火炮及工事精确位置随时向整个舰队报告并警戒港内的清军鱼雷艇随时猎杀之。另外进行直瞄射击争取实际轰掉能看到的岸炮炮台、和机枪堡垒。可以说驱逐舰分队的任务是最繁重、也是最危险的。

    轻巡洋舰分队8艘。布置在35oo-45oo米左右进行中距离炮击任务是根据驱逐舰报回的坐标较精确的轰击山上的炮台。同时若视线允许也要向驱逐舰一样进行直瞄射击。如果清军鱼雷艇突破了驱逐舰的防线那么要灵活躲避同时运用射炮将其猎杀不能让其去威胁远处的重巡洋舰和战列舰。

    重巡洋舰分队6艘。在6ooo-7ooo米左右进行中远距离炮击任务也是根据驱逐舰报回的坐标轰击山上的炮台。在这个距离上完全就是根据坐标数据进行间接瞄准射击了。

    战列舰分队2艘。在8ooo-1oooo米左右进行远距离炮击。对于战列舰的炮击就不要求其直接命中山上目标了。主要是运用战列舰的巨炮对山上进行威力巨大的覆盖摧垮清军守军德意志。

    这只是在黎明前的炮击安排。天亮之后还要进行一轮正式炮击。到那个时候能见度就会大幅提高无论是明军的炮弹、还是清军的炮弹都会准确得多。天亮之后双方的实际损伤就会成倍上升。

    这时候较脆弱的驱逐舰和轻巡洋舰要后撤而重巡洋舰和战列舰则要勇敢地靠上前去凭借自身的厚重装甲迎接清军炮弹并且用巨炮对岛上的清军炮台进行毁灭性打击。然后运兵船开始靠岸输送海军6战队抢占连岛。

    拿下连岛之后明军才算在海州外海有了一块跳板、一座桥头堡才可能把舰队开进海峡之间进一步炮击云台山。攻下了云台山港口才算拿到手里才能大量输送军队上岸。

    ……

    3o日凌晨4:3o明清战争中第一次两栖战役开始了。

    ===================================================================================================

    (先一章老猫接着写。下一章明天上午出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