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明日帝国 第二章 开疆扩土(1) (第2/3页)
研究学者开始尝试在枪管内拉出膛线,以提高shè击jīng度。这三样可是火枪向近代过渡的核心技术,一旦攻克,恐怕都会让高勇再次陷入疯狂。
五月十日,中原的chūn耕结束。豫州、兖州、徐州、扬州、司州、青州以及汉中地区在官府的主导下,开启新一轮的道路网修筑计划,将城城通高速官道逐步扩展为镇镇通、村村通,让百姓出行不再困难。而源起北方的四大运输集团也开始向外扩张,纷纷竞拍各州发布的jiāo通客运路线,努力营造自己的运输网,在以客运为基础扩张货运,二者相辅相成。如今的运输体系,经过十余年发展,早已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力量。各种物资、人员每日都通过便捷的运输系统行走在北方州郡,甚至在一些边疆地区,正常的兵员补充也通过客运完成。
五月中旬,豫州、徐州的水利设施规划公布,并开始募集劳工赶在汛期到来前动工。同时,长江北岸的堤坝修筑也进入勘测阶段,政务参赞陈群奏请秦王划拨十亿元专款。得益于去年全年结余近七十亿的富裕财政盈余,这笔申请得到立即批复执行。此外,考虑到西征所需甚巨,高勇也让政务院追加军事预算二十亿,用于西域作战及战后军队驻防。至此,包括黄河工程、运河工程在内,三大水利枢纽工程每年预算都在二十亿以上,堪称古今未有。对于长江、黄河两大水系,高勇绝不希望出现后世的洪涝灾害,如果可能,则希望辛苦一代,造福数代。
刘备、曹cào、孙策无不默然北望,整个大江以北几乎成了工地,到处都在修路,到处都在建设水利设施,可以预想今年的收成绝对会创出历史新高。而分配土地、低税政策,也将极大调动百姓的生产积极xìng。仓廪足而知礼节,教育紧随其后,各郡县纷纷兴建校舍,村全}文字ω手打~镇之中也根据生源情况设立乡学。管宁每日都笑逐颜开,每年五十亿教育专款,确保了教育大计的施行,也让管宁可以放心的制定十年规划。如今,教育是仅次于军事的第二大财政支出,可见高勇对它的重视程度。
覆盖中原数州的庞大工程动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拉动冀州、并州、幽州的水泥、钢铁、工具三大产业跨越式发展,各州根据实际情况,或新建工坊,或改扩建工坊,同时秉承环保措施,将这些污染严重的产业集中在一起,便于治理维护。对此,高勇更是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使之成为考核各郡县官吏政绩的内容之一。
是月,奉阳金属、新阳重工、邯郸钢铁、安阳重工、五矿矿业、济南钢铁、长安镔铁、长安重工八大国有集团同时提出了改扩建申请,将整个钢铁产业规模扩大至七十亿元的水平,全年钢产量有望突破三十五万吨。紧随其后,东方海运、远洋船舶、九州盐业、九州粮油也提请增产扩建,尤其是负责海上运输的东方海运,今年计划增购七十艘海船,使船队总规模达到七百艘,可以说是真正的海上巨无霸。受此刺jī,远洋船舶的造船能力也获得大幅度提升。这些申请已经公布,使得相关上下游产业信心大振,相关股价大幅上涨。
不知不觉间,民众的注意力被数个庞大的计划吸引,对于西域远征的关注日渐淡化。毕竟牛刀杀jī,焉有不胜的道理。
五月下旬,远征军再传捷报。北路军于延城大破乌孙、姑墨、龟兹三国联军,斩杀敌人主将三名,兵卒三万,俘虏六万,逃亡者不足两万,一举击溃了西域北路的主要狙击力量。两日后,龟兹国王投降,又两日后,姑墨投降。只剩下乌孙仍在负隅顽抗,集中全部老弱病残,准备在都城进行最后的抵抗。南路军战事更加顺利,因为缺少强有力的阻击,大军长驱直入,几个师排成一线平推,渠勒抵抗五天投降,于阗下辖的东城、西城仅顽抗了三天,就在炮弩的轰击下崩溃。
随着战事推进,战线拉长,后勤运转速度降低,统帅部追加每个军团各五个暂编师的编制,用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