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卷 明日帝国 第一章 汉廷将倾(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二卷 明日帝国 第一章 汉廷将倾(2) (第2/3页)

身走到墙边向外眺望,视线久久徘徊在第一机步师营垒上方。

    刘备在增兵,高勇亦在增兵,天下焦点从中原迅速转移到了益州,曾经的世外桃源也成了战乱爆发的导火索。不少人大惊,暗道高勇发了疯,先跟曹操、孙策在豫州、扬州火拼了一番,后在益州与刘备对峙,他到底有多少兵力?有多少钱粮?竟能支撑得起如此消耗?众多人推算,却没有统一的结论。

    曹操放下十天之前发行的新报,心情久久无法平静,除了被上面各州制定鼓励农商、生育的政策吸引外,更是被建安二年的官府决算数据刺激。二百九十四亿五千万元的总收入,扣除各项常规支出以及追加预算和临时特批支出外,全年仍结余二十亿元单单这个结余,就足以傲视整个东汉财政历史了,遑论移民安居、道路维护、河道修缮的几笔庞大支出。花钱如此,北方不强还有天理吗?反观自己,荆州的财政预算、决算制度才刚刚推广,基层官吏抵制严重,因为触及到了他们的切身利益。每到此时,曹操都会十分羡慕高勇,多年战乱,将北方整个官吏世族阶层破坏殆尽,破而后立犹如白纸作画,也才有了当前北方廉洁的官府机构。

    “都察院吗?”看到新报上关于监察官吏的机构设置,曹操也感同身受,官吏正,则官府正,则百姓真心拥护,才能有立身的资本。“也许,荆州也该效仿一二……”

    益州战事扑朔迷离,但比起中原大战仍是少了几分火气。不过,如今大江两岸已然恢复了平静,偶尔还能看到渔家捕鱼,只是都很默契的在自己一侧,鲜少有跨界捕捞出现。江防舰队的巡逻成为常态,发现南岸渔船一律驱逐,发现南岸战船一律抓捕或击沉,使得孙策水军苦不堪言,想操练都没的地方。反倒是荆州水军状况稍好,可以向西游荡,勉强自*罢了。

    十月中旬,从南到北,各州开始陆续进入秋收期,虽然没能风调雨顺,但收成总好过去年。看着粮仓渐满,曹操、孙策、刘备三人的底气鼓足了一些。逐日攀升的粮价终于看到了回落的曙光,苦不堪言的百姓得到了喘息之机。大江南岸的经济状况缓解,只是要恢复到几年前还需要时间积累。

    刘协被锁深宫,几乎以泪洗面。所谓天子,所谓皇帝,都是笑话,一切诏书都有曹操拟定发布,刘协连提前预览的机会都被剥夺。对此,曾经赖以信任的刘皇叔也不闻不问,埋头于扩充地盘势力。如今刘协悔不当初,如果听了荀彧、杨彪的劝阻,或许还能保留下汉室的名头。每每念及此处,刘协都不禁北望,期盼着高勇不要自立为帝,可这显然不可能,外间传言,高勇称帝就在今明两年,且北方各州百姓衷心拥护,谁还会给你汉朝摇旗呐喊?甭说别的,单论高勇带给百姓的富庶生活,就足以消除汉室的影响。

    “秦王?看来当初高勇选择这个名号就有预见。秦王……秦国……秦帝国……古往今来的第一帝国又要复生了吗?”刘协喃喃自语,浑然忘记了身旁孜孜教导的博士。

    十月十八日,彭胜指挥第二机步师沿着米仓道一路推进,所遇益州守军非逃即降,又有庞羲出面相助,短短数日,先锋已抵达宕渠,与屯驻汉德的第一机步师遥相呼应。巴西太守庞羲亲自从垫江前线返回迎接,双方进行了友好磋商后,做出了最终决定。巴西郡兵由庞羲继续指挥,待战事结束后整编为步兵军,庞羲则作为军长候选之一,不过首先要到奉天军大培训,各级军官也要去蓟县陆军士官学校的速成班。

    其后两日内,高勇军正式接管宕渠,并移师南下垫江前线,其后跟随而来的153师(陈纪)驻守宕渠、宣汉一线,154师(边虔)向西进入西允、南允驻防。

    十月二十日,看到出现于敌营内的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