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人心叵测(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章 人心叵测(4) (第2/3页)

全面掌控徐州,而广陵郡就是我们最好的棋子!今天朝堂上,看皇上的意思似乎打算认可刘备做新地徐州牧,哼!”

    “皇上同意了?前两天不是一直反对吗?难道说中间出了什么状况?刘备与皇上有了某种接触?”贾诩脑子飞转,第一个想到地就是暗通款曲四个字,“刘备毕竟是皇室宗亲,取得皇上信任也属正常。只是如此一来,杨彪那里……”

    “有没有联系不好说,不过,最近地确有许多徐州、豫州的商人、流民迁入洛阳近郊。至于杨彪……心腹倒是有几位,却都不大得皇帝看中。别看皇帝年纪仍小,可耍弄权谋一点也不差。杨彪、杨奉、徐晃三足鼎立又互相制约,仅此一手,足可见其聪明!”

    “那主公打算支持谁?”

    “嘿嘿,谁也不支持,他们掐他们地,我们办我们的。”

    同一时刻,皇宫内,刘协召集杨彪、杨奉等人正在商议徐州之事。

    “朕打算让刘备顶替陶谦接任徐州牧之职,诸位卿家意下如何?”刘协佯装若无其事的问道,可紧张的眼神却出卖了他。

    老成持重的杨彪率先道:“皇上,徐州内乱尚未理清,谁对谁错也没定论,若此时任命刘备为徐州牧,恐怕将引起各方猜疑,更甚者,引起各州不满……高勇就不用说了,他与刘备虽曾相识,但近几年关系一直不好,支持皇上的可能性不大;兖州曹操、豫州袁术皆与刘备有隙,搞不好引起他们强烈反对,战端再起亦不无可能;而荆州、扬州、益州早已不听朝廷号令,只怕也会趁机生出事端。”

    “这……朕也想过,怎奈徐州地处要冲。有其呼应,洛阳这边的压力也会减轻很多。至于荆、扬、益三州,其心思朕都知晓,可目前朕无能为力,只好尽可能地安排忠于汉室之人,以待将来……”后面

    刘协省略了,可众人心底都清楚皇上的意思。

    “皇上,此举正如杨太尉所言,既有可能引来各方反对。故此。臣倒有一方法,或许可以取得效果。”左中郎将李固出言道。

    “李卿快讲!”

    “是,臣的办法是陶商、陶应二择其一升任徐州牧,而刘皇叔晋为徐州别驾暗掌实权。”

    “妙!”杨彪一声赞。“此法甚好,暗合兵书上:‘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形容贴切。此句出自何处?”刘协终于露出笑容,可他后半句话却把杨彪搞得尴尬之极。

    “这……据传乃是出自高勇亲著的《三十六计》一书!”

    “暂时这么安排,你们几个今天打打腹稿,明日朝会上试探一下高勇的口风。若他不反对,便立刻实行。当今要务乃维持徐州安定,以成为坚强的外援!”刘协双眼一亮。面容坚毅道。

    “诺!”

    几人散去。刘协单独留下杨彪。“杨卿。你觉得刘备此人如何?朕想安稳徐州,又不愿出现另一个曹操、袁术甚至高勇!”说到这。刘协的神情很灰暗,一股不甘、不屈的火焰在熊熊燃烧。

    杨彪见状心头一紧,他愈发感觉到皇帝拿回权利、重振大汉声威地迫切心情。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近有高勇这座难以逾越的大山,远有各自为政、貌合神离的州郡,若想统一起来难比登天。“玄德公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民间多有传闻其爱民如子,治下东海、琅邪经年而已便一跃窜升为徐州数一数二地富庶郡县,治政能力可见一斑。此外,兵事上也有不熟表现,阻击曹操、侵攻豫州,时机把握准确。综合来看,玄德公文武双全,足可抵挡一面!”

    听到杨彪赞誉之词,刘协灰暗的脸色逐渐有了缓和,“这么说,杨卿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