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心叵测(1) (第2/3页)
是出谋划策而已,真正做决断者,还是吾主高将军!”
陈登总算缓过劲来,潇洒从容侃侃而谈道:“高将军乃古今少有之英才,朝廷得高将军相助,必将重振往日声威!”
高勇微微一笑表示谦虚地接受,“厅内入座,云龙来的正是时候,一齐品尝品尝幽燕风味!”
“恭敬不如从命,谢高将军,请!”陈登风度翩翩,比前两日的刘翊又高出一截。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三人才将话题从风土人情、天文地理绕回到眼前的时局上来。陈登饮酒十余杯却仍侃侃而谈,丝毫没有醉态,令人惊讶。“高将军,想不到陈登晚来两日,事情竟至如此地步,您可一定要为徐州、为陶州牧说句公道话啊!”
“难道陶州牧没有下令攻打豫州?这与刘>>作惊讶,一脸疑惑的望向贾诩。
贾诩急忙道:“主公说得不错,现今四方各有说辞,若云龙没有足够有力的证据,恐怕这背信弃义之罪名就要……”
“证据?当然有!”陈登一脸严肃道,“首先便是刘备不经州府许可私自出兵;其次,刘备不理会州府调令,一意孤行;其三,刘备借训练郡兵之故,将州府新军变成了他私家部曲!”
“就这些?”高勇反问。
陈登茫然的点点头,“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贾诩伸出手比划道:“证据不是口述,而是要有真凭实据!”
“刘备做事小心谨慎,还真没留下什么把柄。不过,他的确不曾就出兵手令一事前往下!而且,对于州府发出的撤兵命令也置若罔闻。那可是整整八道退兵令符啊!”说到这,陈登的语气充满愤怒。可就算如此,也掩盖不了他口中证据的薄弱,恐怕这也是他为何先来找高勇地原因。“高将军。徐州向来秉持中立,且最近几年与青州的关系和睦,与高将军也多有往来。临别时,陶州牧声泪俱下,希望高将军能够体会徐州的处境,刘备所
代表徐州州府。”
“陶州牧多虑了!”高勇第一次发自心底的感慨道。的确,陶谦在许多方面都表示出了足够的尊重和合作。而且徐州的商路不但维持下来更日趋扩大,可税率却始终如一,这也是陶谦友好态度的证明。“此事。高勇也觉得刘备所为有诸多疑点。”
“高将军!”陈登几乎声泪俱下,“陶州牧病重,近段时间难以处理周务,这才给刘备可乘之机。此点请高将军一定代为转告皇上。等到陶州牧病愈,定然能把徐州内务处理妥当。”
“好说,一切好说!”高勇已经将要了解的都弄清楚了,陈登也得到了某种程度地保证。这对双方来说是互惠互利的事。
“明日晌午。请云龙务必腾出时间,勇有要事相告!”
“好,陈登一定准时赴约!”
――――――――――――――――――――――――――――――――――――――――――――――――――――――
送走陈登,贾诩长叹一声:“仅从面相上看。陈登此人忠义却又不失稳重、机警,虽不足以谋全局,用之镇守一方却也足矣!”
“哦?这么说来文和也欣赏陈登之才了?”高勇笑道。
“稍加磨练。应能成为一代名吏。只是有一点可惜了。陶谦若去。徐州不是被刘备占据,便是被三方瓜分。无论怎样,陈登投靠主公的可能性都不高。除非……”说到这,贾诩使了一个眼色。
“你呀!”高勇摇头苦笑,“不过,如此人才的确应该提前下手!反正近一段时间奉孝比较悠闲,就交给他了!”
次日,又一个阳光明媚地好日子,大雪的阴霾终于彻底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