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二章 天子之令(4) (第2/3页)
济北国换取四个大郡,这一次曹操恐怕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文和是说曹操打算将济北国作为战场与我军打持久战?”
“极有可能!可惜啊,不能亲临战场,否则一定能够找到蛛丝马迹!”
“将军,洛阳最新战报!”
“这么快?难道出了意外?”高勇吃惊不小,两份居然前后脚到。
“今早得到禀报,豫州刘备停止进攻,可兵马占据郡未见离开;曹操亦停止扩张,仅占据豫州沛国,并在济阴与吕布军对峙于定陶。另,任城被困豫州军溃败,万余人被俘,将领下落不明。”
“这也……太瞬息万变了吧!”半晌,贾诩才挤出这一句话。“主公,曹操能屈能伸,地确称得上枭雄!可这样一来,济北国的战事……”
高勇笑了笑,略显不甘道:“既然曹操先向朝廷示好,那朝廷也不好一味硬来啊!不过,也要看曹操接下来的表现。命令陈晋暂停进攻,退入临邑、卢县、山仕一线休整。另外,命令第1机步师进入东郡,与朱灵一起磨磨黑山军!”
……
时间飞速流失,17日的清晨很快到来。天空中地乌云仍在持续增厚,压得人透不过气来。雍县、陈仓的百姓纷纷躲回家中,除了加入官府的劳工队辛苦修葺城墙者外,大街上很难看到行人。店铺也在这种百年难遇地恶劣天气下关门大吉。放眼望去,只剩下城外地军营仍然进进出出,斥侯小队不辞辛劳地高强度巡逻,努力守护着一方平安。
晌午,高勇又接到洛阳急报,刘备接到圣旨后立刻亲笔写下奏表递往洛阳,似乎是抗辩,又或许是指责。而曹操也在停止进兵的同一天上书朝廷,两份奏表仍在路上,可消息却已经传遍中原。“曹操、刘备居然想到了一处——先声夺人!嘿嘿,有意思。既然
拖延,我也乐得不闻不问。文和,西边还没有消息?
贾诩翻身下马,“一片安静,令人生疑!怎么?中原又不消停了?”
高勇点点头:“刘备、曹操同时上表,看样子不会甘于朝廷地斥责。准备给自己辩解!不过,奏表都奇怪的速度缓慢,你看消息都到我手上了,那边还没出兖州呢!”
“这个……啊?”贾诩大嘴一张。“为了拖延时间,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那主公是什么态度?”
“我啊,只有一个字——等!然后呢拉拢刘备、陶谦,打压曹操!”
“可如此一来。袁术哪里恐怕不好摆平啊?”
高勇嘿嘿一笑,“袁术如今势弱,为了能够恢复元气,他必须依靠朝廷的扶持。量他也不敢说什么。不过,具体情况还是交给华吧,相信凭他那三寸不滥之舌说服袁术应该没有问题!”刚说完这句话。天空中一阵冷风吹过。几片细小的雪花纷纷洒洒的飘落下来。高勇伸出手去接。雪片落入掌心的瞬间便即溶化……
“将军,马腾信使求见!”
议事厅。炭盆中热浪滚滚,屋内温暖如夏。一入内,便听到一人朗声道:“金城人氏阎行拜见车骑高将军、贾军师!”
仔细打量,阎行眉清目秀,俨然一位书生学子。不过,人不可貌相,从其结实的身体、宽大的手掌判断,阎行肯定武艺不俗。要不然,历史上也不会记载他曾差一点击杀马超!
贾诩当即抱拳道:“原来是少年才俊、名震金城的阎行啊!早年闯荡凉州时,诩便常闻老弟声名,博古通今、文武双全,更兼智略出众,当为西凉首屈一指地英才!”贾诩毫不吝惜词藻的大肆褒奖,几句话将阎行捧到相当高度,其意不言自明。
高勇面露微笑,随着贾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