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二章 天子之令(3) (第2/3页)
不会一夜之间调集十数万百战军队杀入徐州。
陈登点点头,肯定道:“此乃卑职密友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调查而来,此外,还有一事或能解开州牧心忧。一万郡兵在武安国的率领下登船东去,三万机步兵已经相继投入济北国战场。换句话说,此时青州可用之兵仅剩下一个所谓地机步师,也即区区一万余人而已!”
陶谦眨了眨眼睛,看看陈登,又看看陈珪,“就算如此又能如何?别忘了,高勇手中可有数十万大军,若真的把他惹怒……前段时间,扬州发生大战,据传高勇调去了近六万兵马,若是这支军队返回青州,后果不堪设想啊!”
陈登自信一笑,“州牧大可放心,就算高勇可以调动大量兵马,却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他绝不会为了一个袁术而与徐州翻脸!当然,侵入豫州的兵马也不能继续扩张,最好维持现在的地域。”
陶谦眼睛一亮,却旋即摇摇头,叹息道:“贤侄想法虽妙,可眼下刘备士气高昂,恐怕不会听取州府调令啊!”
“无妨,州牧无需下令,只要将这份圣旨送到刘备手中即可。”
“为何?”
陈登瞥了一眼圣旨,反问道:“州牧可知高勇为何把圣旨送到州府而不是刘备哪里吗?”
此时,一直不曾出言地陈珪突然一怔,顿悟道:“难道高勇想要离间主公与刘备?”
“正是!”陈登无比确信,“只要以州牧名义下令,无论让刘兵曹是进、是退还是原地不动。都会令刘兵曹对州牧心生嫌隙,还顺便让州府替刘兵曹背上了擅自出兵攻击友邻的恶名,也正好给了高勇将来出兵攻打徐州地借口!如此一石二鸟,不得不佩服高勇的智慧。”
陶谦并没有因为生病而智商衰退,经陈登剖析,不觉间额头隐现汗珠,“不以州府名义?那又如何让刘备停下来?”
陈登拿起圣旨递给陶谦道:“很简单,把圣旨转交到刘备手中便可!”
次日,这份圣旨便到了刘备地手中。拿着黄色绸缎的圣
|备久久默然,最后才抬起头问同样不发一语闭目凝“田公认为当如何应对?陶州牧病体虽重,却仍牢牢控制半个徐州,为了他的儿子。决不会轻易招惹高勇。毕竟,当初乐进率领征北军南下救援时,那强悍地战力已经深入徐州人心。而此时,新训出来的精兵全部在豫州。青徐州界驻扎的不过是普通郡兵,挡不得乐进锋芒!”
田丰缓缓睁开眼睛,精光内敛,“主公。此事牵扯甚广,正如刚才所言,我军此刻尚不是征北军对手。硬来只会落人口实。既然陶州牧不打算招惹麻烦。主公也便做个顺水人情……先巩固郡。稳稳地立足于此!”
刘备双眼一亮,“田公可是要说细心经营郡。作为将来发展地根基?”
“正是!”田丰微微一笑,“然而,占据容易,名份难取。”说着眼望圣旨露出一丝诡笑:“既然高勇想仅凭空口白话迫使主公罢手,那么主公何不趁机开出价码?高勇此时全副心思都放在西凉,因而他才是最不愿意看到中原混乱进而出现强大地敌对势力之人。”
“嗯,有道理!”刘备点头道,右手紧紧抓住圣旨,“备虽愿秉承圣意退出豫州,怎奈袁术倒行逆施失尽民心。若备引兵离去,郡必将再入战乱。更兼郡百姓苦心相留,徐州将士亦心系此地……故而,备斗胆,请皇上恩准,代为守护郡一地!”
“啪啪啪!”三声掌起,田丰笑道:“主公大才,如此说辞,就算沮授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得到田丰首肯,刘备豪气顿生,“来人啊,立刻到琅邪去接简功曹,从此以后我们要在郡扎根了!”
就在刘备欣喜即将得到一块完全由自己作主地大郡时,远在西凉的隃麋县府却是一片愁云惨淡。马腾、韩遂及其手下众将齐聚一室,一个个目光不善,狠狠盯着案几上平躺的黄色绸缎。
“父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