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卷 进军雍凉 第七章 兵围西都(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卷 进军雍凉 第七章 兵围西都(5) (第2/3页)

勇急忙转身在地|+看看!陈仓来报,汉中正在向散关、斜谷关增兵;商县吕翔也侦察到荆州增兵丰乡城!”

    贾诩皱起眉头,“汉中增兵?难道说益州、汉中结盟了?”

    高勇道:“不无可能,益州要出来只有汉中、荆州两条路而已!刘表与刘焉同为汉室且各怀鬼胎,很难达成共识。这么看来也只有汉中、益州有了协议!只是刘表为何要增兵呢?向我示威吗?”

    “恐怕他还没有那个魄力!”贾诩分析道,“或许益州明里示弱,暗中调兵,汉中攻长安,益州打荆州!”

    “哦?中原已经乱成一锅粥,看来益州刘焉终于要出手了!”高勇感慨道。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益州出兵后,大汉再无安泰之地!呵呵,当然,主公治下除外!估计许多百姓已经忘记了战争是什么样子了!”贾诩感触良多,“不过,益州出兵也好,正巧解除我军南部之忧,可全力对付汉中、西凉,只可惜不能长时间围困长安了!”

    “文和,汉中若出兵,会选哪条路?”不经意间想起诸葛亮数次出汉中攻长安的记载,高勇转头望向地图,未雨绸缪才会事半功倍。

    贾诩身为军师,自然知晓其中深意,立即取出标尺测量推算,片刻之后才缓缓抬头道:“增兵散关、斜谷关恐怕是幌子!若贾诩定计,必兵出子午谷,奔袭长安!同时,散关、斜谷关为策应分散长安兵力,其中以斜谷关为首,其次散关,最后子午谷!”

    “咝~~”一席话听的高勇倒吸凉气,贾诩不愧为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谋士,大胆细致。谋定而后动。倘若诸葛亮采取此计,恐怕历史已然改写!

    “子午谷?好吧,就让长安西南布防地41龙骑师多加注完,高勇看了看地图,又看了看贾诩,苦笑道:“形势所迫,只好速攻了!择日不如撞日,定在明日黎明吧!”

    笑道:“嘿嘿,任李傕想破脑袋也不会猜道那份最后真了!怪不得主公曾言。战阵之道无外乎八个字: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黄昏,晚膳之后,皇帝刘协斜躺在高勇特意为其准备的藤椅上闭目养神。杨奉、杨彪坐于一旁,几名婢女早被喝退。

    “皇上,李乐一闹,怕是会引起高勇警惕。暂时恐难以外出了!”杨彪叹息道。

    “无妨,李将军、胡将军很好的完成了任务,让朕看清楚了高勇的决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倒是韩机警,似乎看清了朕地意图。此人有才!”此时的刘协越发镇静,仅仅几日,却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皇上慧眼识才。臣亦认为韩可堪重用。然其贼寇脾性。恐难以驾驭。”杨彪道出自己的看法。

    “呵呵。杨爱卿目光如炬。不过,盗亦有道。何况韩与高勇有仇,并不难驾驭。此事要杨平西多多费心了!”刘协轻声细语,思路清晰,令杨彪、杨奉大为惊讶。

    “末将必不辱命!”

    “唉,幸亏有二位爱卿忠心辅佐,否则朕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启奏皇上,卫将军高勇有要事求见!”徐晃闪步入内,躬身禀报。

    “嗯?高勇?”三人同时愣住,猜不出高勇突兀造访地理由。

    皇帝书房,虽布置地典雅温馨,却苦于无书可看,徒自成为摆设。刘协选择此处接见,意欲不言自明。

    “卫将军高勇叩见皇上!”

    “高卿家平身,此乃书房,无需多礼。来人,赐座!”刘协笑的恰到好处,既庄重又和蔼。

    高勇一望便知短短几日,刘协又进步了!“启奏皇上,今日臣已向叛逆李傕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天黑之前开城投降,否则定斩不饶!此时距离天黑尚有半个时辰,臣抽空来此禀报皇上,倘若李傕一意孤行,臣将于明日发起攻击,届时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