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卷 诸侯并立 第七章 风暴来临(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卷 诸侯并立 第七章 风暴来临(4) (第3/3页)



    士气激发,换来的是无匹的战力。包围网再次被撕裂,这支车队仍旧势不可挡的向南前进,此时,那个关系到生死地岔路口已经出线在视线之内!

    ……

    钱塘,自从夷州军队接管后并未有丝毫异常,要说不同,也只是治安更好了,流氓恶霸不知不觉中消失殆尽,道路也逐渐通畅起来。钱塘港因为夷州出资扩建,俨然成为扬州最大的海港。短短半月,进出港的海船便足足翻了三倍。粮食、布匹、瓷器以及其他诸般货物应有尽有,码头上堆起来的大木箱仿佛小山一般,如此大地吞吐量只把钱塘人惊得目瞪口呆。而更让他们震惊的是,不知哪位智慧之士发明了起落架,利用简单的三角支架与一个粗大的横木组成了骨架,其上固定好齿轮组,不但能够轻易地吊起沉重的货物,还能利用三脚架上的木轮行进。有了它,可以轻松地将木箱在海船码头之间、码头马车之间运上运下,省却了大量人力!

    而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由于海港建设、海船靠岸,还有更多地惊讶涌现,特别是听到北方官府给予良田、房屋和降低租税地政策后,许多钱塘人开始懊悔,为何州府不把治权一起转交!钱塘县令毫无办法,只好躲回县府享受清静。起先北方遥远,还可以批驳这些是流言蜚语、造谣生事。但海路开通,与夷州的联系紧密后,活生生地事实摆在眼前:夷州的土族都能获得平民待遇,分得房屋土地,更何况遥远的北方!

    由于强烈的冲击,加上有心人的布置,夷州军接管的九城暗潮涌动,与其余几股暗流交织在一起,混乱中带着希望!

    钱塘城北门,进出城的百姓、叫卖菜货的小贩、挑选物品的行人,三股人流交织在一起,令钱塘看起来繁茂无比。当然,作为贸易中转站,还少不了交通工具――马车的往来运输,一辆辆、一队队络绎不绝,城门口已经出现了两条浅浅的车辙,而这才不过半个月而已。

    “让让路!谢了!”车夫一句响亮的吆喝,让出城的道路通畅许多。咕噜咕噜的车轮声快速穿过城门。

    “老孙又送货去啊!这次是哪里?”门口摆地摊的中年小贩笑嘻嘻的打起招呼。

    车夫扬鞭之余憨厚笑道:“还能去哪?永安呗,这趟货是给幽州商人拉的,人家给的报酬多,比本地商人足足高出三成!要不你也买辆车拉货的,缺钱哥哥借你!”

    中年小贩摆摆手,“谢老孙好意,可这钱还得自己赚不是?再说你家里也不富裕,还有三个孩子要拉扯,如今好不容易过好点。”

    车夫满脸感慨叹息一声:“是啊,要不是夷州军来,今年冬天都难熬啊!”

    这时,城外官道陡现异常,“让开!让开!快让开!”随着大吼,一名骑兵飞奔过来,身上满是血迹,后背上插着一根羽箭,而他骑乘的战马也相差无几,几道血淋淋的伤口仍在滴血!

    行人见状无不大惊失色,纷纷左右避退。车夫也赶紧催打马匹走向路边。骑兵飞一般冲来,为躲避马车,骑士一拨马头,眼看着要从中年小贩的地摊上越过。地摊上的东西可是中年小贩的全部家当,来不及喝骂,中年小贩迅疾抓起四角一拽――千钧一发堪堪避过,东西保住了,中年小贩却摔了个仰面八岔!

    “混账东西,走路不长眼睛!有种回来到官府理论!”

    “你不要命了!”车夫看到中年小贩的反应大惊,停住马车一跃而下伸手堵住他的嘴,“你知道刚刚过去的是什么人吗?”

    听着附近人仍在议论纷纷,其中不乏谩骂之人。中年小贩也觉有了底起,强横道:“什么人?什么人也不能不讲王法!这里是扬州,不是土匪窝!”

    “你是真想死了!”车夫狠狠地敲打一下,而后低声道:“告诉你,刚刚过去的是夷州军骑兵!”“啊!”中年小贩颓然坐倒。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