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欲取先予(中) (第3/3页)
起,大批百姓逃往辽东以及南下徐州,再加上近几年辽东的政策大量的吸引了冀州百姓迁往幽州,使得冀州所余百姓约四百万,即便如此相对其它的州,这也算是大州和富州了。
本来冀州在韩馥的治理下轻赋薄税,再加上韩馥不喜战争,整个冀州的军队也才八万。尽管长安朝廷的政令不通,各地刺史、州牧均在扩军备战,但冀州韩馥和徐州陶谦依旧维持着少量的军队,因此中层百姓的生活还算富足。
可是袁绍到来后,大肆扩军,大半个月便抽调壮丁使军队达到了三十余万。随后仗着强权将冀州郡县的大部分官员裁撤,换成自己的亲信。大量扩军要求大量的军费,为了弥补军费不足,袁绍便学习汉灵帝的敛财方法大肆卖官卖爵。导致冀州的吏治在一个月内迅速的恶化,贪污**横行,民众生活水平急速下降。
进入二月中旬,袁绍在冀州的所作所为高勇了如指掌。利用其入侵幽州的惨败以及大肆扩军的行径,督军府的密探开始在冀州散播谣言,到处谣传韩馥因不满袁绍的所为,打算发出檄文邀请东郡的曹操和幽州的高勇共同讨伐袁绍的消息,并且还煞有介事地将檄文部分内容透露了一些。
冀州百姓本就对袁绍的统治感到不满,如今听说韩馥要为救冀州百姓向外借兵,都大赞韩馥的爱民如子,大骂袁绍的忘恩负义。街头巷议如滔滔洪水般不断地涌向袁绍。即便在军队中也有这样的传言,造成士气涣散,兵无斗志。
虽然袁绍大肆搜刮百姓,造成中下层民众迅速贫穷,但对于大族世家,袁绍却是处处谦让,毕竟他们是维护自己统治的根基。正因为这种区别对待,虽然冀州下层百姓怨声载道,可袁绍的统治依然安稳如故。
利用彻查谣言的机会,袁绍大开杀戒,将那些有意反对自己的官吏、名士杀的杀软禁的软禁,如此才将议论渐渐平息。而经过这种清洗,袁绍对军队的控制更加的牢靠,冀州在他的这种铁腕手段下反而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稳定之中!
高勇则趁袁绍盘剥冀州百姓的空档,派华歆赴青州,凭着剿灭青州黄巾的功劳,再加上北海太守孔融、别驾田楷的从中斡旋,租借了东莱港和青州东部威山与东牟之间的大块土地,租期为十年,每年给青州五百万钱作为租赁费。
那病重的青州刺史龚景不好不给三番五次救了自己的高勇面子,况且那五百万钱也不是小数目足可顶得上青州动乱前半年的税赋。再加上龚景的子女均在幽州上学,他便瞒着朝廷私下与高勇达成了协议。
高勇在得到了东莱港之后,立即着手扩建港口,作为日后连接辽东的商用港。而在威山与东牟中间是一处天然的深水港,也就是后来的刘公岛海域,那里有着可以驻扎大型舰队的良港。
高勇将这里叫作威海,并且划出了一大块军事区,兴建大型军港。同时在旅顺开始组建第四舰队,作为将来进驻威海的舰队,而威海便是进一步南下的踏板。当得知青州的事情告一段落后,高勇告别新婚的妻子们带着众将秘密进入蓟县,开始准备与袁绍的对战。
蓟县,荀谌来到已经半月有余却仍然没有被获准进入奉天,背负关、耿二人的重托而一事无成,荀谌的内心异常苦闷。直到得知幽州军兵狠狠地教训了擅自入侵的颜良部以及那些陆续开到蓟县周围驻防的军队后,才隐约猜测到了什么。此后的时间便是把自己关在书房内阅读荀-送来的幽州近几年出版的所有《新报》和公布的各种法典。
二月二十日,正在屋内阅读《民法典》的荀谌突闻院外脚步声起,经验告诉他这是军兵特有的脚步声。荀谌正要起身一探究竟,却见一个仆人急匆匆奔进屋内说道:“老爷,有有客人求见!”
荀谌看着他紧张的神情问道:“什么人?看把你吓成这个样子!”
仆人强自按耐紧张说道:“回老爷,那两个客人带来了大批官军,已经将这里重重包围!”
荀谌惊讶道:“什么?”
这时屋外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奉孝你看,荀大哥说的果然没有错!毕竟是兄弟啊!”
荀谌急忙推门,只见屋外站着两个青年,一个是自幼相识的郭嘉,另外一个……荀谌笑问道:“一别多年,想不到奉孝已经变成一个俊郎青年了!哎,岁月不饶人啊!”
郭嘉走上前去握住荀谌的手说道:“哥哥的目光还是如此锐利!”
荀谌笑望郭嘉说道:“当然了,你可是我们看着长大的!那,这位是?”
郭嘉嬉笑道:“他啊可是了不得的人!仔细听好啊:征北将军、东夷校尉、幽州牧……”
荀谌立刻脱口道:“高勇!”旋即尴尬道:“高州牧请恕在下失礼!”
高勇躬身施礼说道:“晚辈高勇拜见荀先生!”
荀谌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呵呵笑着打量起眼前这个相貌普通身高普通却给人一种奇妙感觉的爽朗青年……“请屋内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