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奇袭洛阳之血战汉都 (第3/3页)
张地禀告道:“阻击联军的五千士兵全部投降!联军……联军已经杀了过来!营寨被攻占了!”
贾诩听完心里彻底的凉了。留下阻击联军的五千士兵在高勇龙骑兵的一阵狂弩劲射之后就在校尉的带领下投降了高勇军。那五千士兵本来就是原何进手下的军兵,家大都在司州,如今董卓跑向了长安,让他们在这里送死。
领军校尉的家就在中牟,中牟被攻破后,他的家被袁绍军洗劫,后来就跟着高勇军,现在被送到了东北。临走时托人给这个校尉一个口信,告诉他高太守是好人,如果打不过就向高太守的军队投降,准没有错。
就这样那个校尉在箭雨过后确认了那就是高太守的军队,立刻号召手下的士兵投降,果然大部分的军兵都跟着投了降,只有几个董卓安插的人不肯就范,趁乱逃进树林中。
贾诩看到自己的营寨已经被占领,知道已经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了。于是命令剩余的军兵列阵,自己来到联军面前,叫道:“请问那一位是高太守?”
高勇看到对方出来一个将领后有些感到诧异,本以为他们会进行殊死抵抗的。这时才仔细打量那个将领,此人身着古铜色狮头裹肩铁甲,身披蔚蓝色斗篷,马上挂着一把宝剑,面容俊朗,目光深邃,给人以聪慧超人的感觉。
高勇提马上前,典韦、许褚也勒马紧跟护住左右。高勇一抱拳,说道:“在下就是玄菟太守高勇!阁下是何人?可否告知姓名!”
贾诩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高勇,没想到与想象中的大不一样。年龄当在二十左右,身穿银色鱼鳞甲,头戴冠英盔,跨下一匹黑骏马,手拿一杆长战枪,神态从容稳坐马上。
贾诩说道:“在下贾诩字文和,是张济将军的军师!今日见到高太守,深感欣慰。只是没有想到高太守如此年轻!”
高勇听到贾诩两个字的时候,心中实在是难以置信,再次细看果然是:一生才智冠英杰,辅佐数主不老松。一语引出汉分裂,三分天下居首功!不由暗道:“想不到我今天居然见到了三国第一谋臣,这个贾诩一手导演了东汉灭亡,一手促成了三国鼎立!是一个极具智慧的人。”
这个贾诩,高勇在那个时代就心中敬佩,此刻近在眼前便有了强烈的收纳之心,于是说道:“不敢当,没想阁下居然是贾文和,在下曾听家师提及,说贾文和有经天纬地之才。今日一见,果如其所说!虎牢关一把火阻挡我军大半日,又在沿路险要处设置阻击。”
贾诩赞赏地望向高勇哈哈一笑,自嘲道:“无奈,还是没有算到高太守会用奇兵偷袭洛阳阻我军归路。”
高勇摇摇头叹息道:“如果让贾将军指挥这场战斗,结果也许会改变了。”
贾诩眼中露出敬佩之色,说道:“今日我军战败,我愿意携军投降,只不过有一个小要求,希望高太守答应!”
高勇点点头,说道:“只要文和能够留下,其他我能够办到的都可以!”
贾诩默然片刻,说道:“好,我只希望将那些家在西凉的士兵放回去!毕竟他们跟我一场!”
高勇考虑了一下,说道:“只要他们发誓不再继续与联军为敌不再残害百姓我便放过他们!”
贾诩答应道:“好!”然后回头命令道:“放下武器!西凉兵站到左边!其他的站到右边!”
不久两下分开。贾诩望向高勇,等着高勇发布命令。这时高勇已经与高顺会合,联军也已经在洛阳城外扎营完毕。高勇示意高顺放行,高顺刚想说些什么却见戏志才用眼神制止,遂立刻发出命令:“龙骑兵列队!”
听到命令,龙骑兵在洛阳的主街两侧抽出战刀列好队列,双眼怒视着这些刚刚还砍伤战友与自己作殊死拼杀的敌人!参加战斗的洛阳百姓则站在龙骑兵身后带着不解与疑惑,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董卓军兵走过。不知是谁拾起一个石块扔了过去,随后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开始将身边能够砸人的东西都扔了过去……
那些西凉的士兵就在砖石中低着头穿过了洛阳城,逃回到了西凉。
事后,高顺问戏志才为何要制止自己。戏志才看着忠诚稳重的高顺,微笑着说道:“泰安,我知你想要请求主公将这些董卓军兵处死。但是我却知道至少有两个理由不能够处死他们!”
高顺奇道:“那两个理由?”
戏志才看着安静的军营,说道:“第一条是自古传下来的:杀降不祥!第二条乃是为了获得贾诩的忠心!他要主公放走西凉俘虏绝不仅仅是因为那是他带过的兵,而是因为他想要试探主公有没有足够宽大的胸襟!”
高顺将目光投向浩瀚的夜空,崇敬地说道:“主公果然深不可测!”
西凉士兵刚刚离开,高勇趁其他几路诸侯还没有赶来就命高顺带领黑骑兵和第4、5龙骑师到黄河南岸的秘密驻地护送那些财物返回东北。同时将捉拿的华雄、赵岑也一并带回东北关押。自己则留下第1、3龙骑师和第1机步师在洛阳城外驻扎,等候关东联军的到来。因为高勇十分清楚,联军二字即将要寿终正寝了!――
注:本来想让高顺让出洛阳的,可是转头一想便放弃了。凭借贾诩的智慧,为了防备投石器和联军的强攻,他必然会将百姓捆绑拉上城墙。到时候自诩忠义的联军攻还是不攻?其后一旦函谷关守军过来援救,不仅高顺所部危险,就连联军也有可能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