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石二鸟(上) (第2/3页)
遣返的说法,高勇没办法又不想太过残忍,本打算将他们送到矿场挖矿,可是旋即一想就否决了,因为这些倭人特别擅长偷学别人的技术,而且恬不知耻还说那些是自己发明的。于是思前想后只好把他们再卖回去:一来他们回去多半是一个死;二来又可以发一笔财何乐而不为呢!
高勇现在明白到美国为什么要到处抓移民了,自己算是领教了!这些人到处躲藏,偷东西抢劫还破坏治安!不过对于倭人,高勇从来没有可怜过,看到他们疯了一样往辽东涌来,送回去一批又来一批,卖他们已经不起作用。高勇脑袋里浮现了一个字:贱!到后来实在是招架不住了,辽南郡靠近海岸的几个县天天派人到奉天诉苦,高勇咬咬牙就来狠的:女的留下,男的凡被抓三次以上的统统死了死了地!这样杀了数千人才勉强遏制住。
此外高勇治下坚决杜绝两件事:妓院和赌场。高勇在法律中对这两种行为给于了极重的处罚。荀-很是不解,因为那个时代妓院赌场是很平常的事,没有必要这么严厉,而且这两种行业也是纳税大户啊!高勇就解释道:“妓院破坏社会风气,让人腐化堕落。同时也会成为敌人刺探情报的地方。赌场则会让人产生不劳而获的想法,同时还会增加犯罪率,使治安恶化。”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高勇要改变女性地位卑微的处境,首先就要铲除妓院,没有多少妓女是自愿干这一行的,都是为生活所迫。这也是高勇抓生产,早早就开始织布工厂建设的原因。只有女性也有了自食其力的能力,才不会被男人压迫。在官府、学校高勇也允许女性加入,虽然收效甚微,或者说几乎没有,但是高勇相信慢慢的会改变当时人们的想法的,只要过几代人就好了。
在军队建设中,高勇逐步向着职业化、正规化发展。在东汉末期,军队不希望士兵有家室,那样会影响作战效力,所以军队每到作战就会发生各种问题。人的生理需求被压抑的久了就会出状况。高勇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引入了军人的有限服役期,而不是当时其他地方那样近乎于终身制,特别是后来的曹操居然为了保证兵员采取了兵户制。
高勇的新举措得到了将领士兵们的支持。对于那些成了家仍然还想留在军队的人,高勇就要求他们更加进行严格训练,经过考核后才能够获准留下。只有这样在战场上才能够活下来,这种方法非常的好,毕竟高勇的军队是当时最强大、装备最好的,有军饷还有战利品,可以说是一个报酬丰厚的职业。不过为了保证战斗力年龄超过三十五岁的士兵一律退役回家。这样在高勇军的军队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辽东军旅,唯有老死,绝难战死。如若战死,其命如斯!”这也是高勇军队阵亡率比较低的原因,即便受伤也多半是皮肉伤,至于说断胳膊断腿的则很少出现。这样整个辽东军的训练可以说是当时最好的,高勇给他们灌输了只有自己强大才不会被杀死的思想,同时还告诉他们军队是一个整体,士兵之间要互相配合,互相保护,尽量结成阵型作战,两个联合起来的人的力量远远大于两个分散着的人的力量。辽东军队奉行这样的信条:只有个人强大,才能够保证团队的强大!而一个人永远战胜不了一个团队!
中平二年十一月初,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刘虞命都尉刘备、渔阳太守公孙瓒发兵讨伐张纯。这张纯是靠乌丸在背后支持才敢自立为帝。乌丸包含了十余个比较大的部族,主要分布在幽州辽西、后来的辽东属国以及右北平一带。后来高勇统领三郡消灭了白狼、抵苕两部,使得其余乌丸恐惧高勇的威名,而纷纷迁往北边和西边,也就是渔阳郡、上谷郡一带。最大的乌丸族的族长叫丘力居,其外甥蹋顿。那张纯就是得到了丘力居的支持才敢作乱的。
刘虞亲自送平叛大军出发,当时天空阴霾乌云密布,寒风凛冽如刀,雪花也在强风中翻飞。刘虞看着几万士兵士气高昂地向北挺进、看到那在风中飘扬的大汉军旗,不由得开始对天祈祷:愿列祖列宗保佑,让我大汉永保太平!
刘备领兵二万出上谷郡,公孙瓒领兵三万出渔阳郡。幽州以北皆是草原,刘虞在这个时候出征主要是考虑到这个时候乌丸水草不丰,马匹瘦弱,无法发挥全部战力。
两路大军刚刚进入草原就遇到张纯的小股部队,这些都是散兵,往往一个冲锋就打得他们四散逃窜。这样一路大小十余战,皆获得胜利!刘备手下关羽自不用说,偃月刀在手绝非这些无名之辈可敌,一路斩首过百。刘备也斩杀十数人。那公孙瓒也不弱,手下有严纲、公孙越、公孙范等将领,并且还有亲自训练的三千白马义从,这种骑兵是仿照高勇的龙骑兵而建,但是仅仅配备了战刀和弓箭,像龙骑兵那样的精钢马刀、折叠弓弩、锁子甲的装备公孙瓒是负担不起也装备不上的。不过就算这样,公孙瓒的这支骑兵仍然能够纵横草原数次击败张纯的阻击部队。
丘力居看到几万大军势如破竹般杀奔都城,心知事情不妙,遂与张纯合计,通过诈败骄敌之心,而后引诱公孙瓒先到都城下再耗气粮草降其士气。于是公孙瓒所遇敌人皆一击即溃,常杀得敌人丢盔弃甲。连番胜利使得公孙瓒产生了轻敌骄傲的情绪。自己不顾属下劝阻加快行军,在刘备走到一半时,他便已经将张纯围困,之后就是按照丘力居的设想与张纯对阵,数次攻城皆败退而回,士气遭受严重打击。
公孙瓒所带粮食经不起消耗,眼看如此不是办法却也无可奈何。两日后刘备领军赶到,与公孙瓒合兵一处。当夜,二人商量如何攻城。刘备说道:“伯圭兄,我们现在深入敌境,久战不利!现在士气开始下降,粮草也消耗殆尽。”公孙瓒一拳击在桌上狠狠地说道:“要不是因为粮草,我去年就起兵灭了张纯!何至于今天他如此猖狂!”
刘备无奈的说道:“粮草仅剩半月,我等只有半月内打下城池,才能够解除危机啊!”公孙瓒摇头叹气道:“难矣!我等缺少攻城器械,如此攻法损失太大!”刘备眉头紧锁:“伯圭兄,我们除了硬攻别无他法,明日我们便四门齐攻!天黑前如能攻下最好,否则必须尽快撤退!”公孙瓒听到‘撤退’二字很是别扭,就有些不快地问道:“为何要退?没有攻下都城,我等有何颜面回幽州啊!”刘备没有察觉到公孙瓒的不高兴继续说道:“一路之上我们都没有遇到乌丸的侵扰,这很不正常!我担心他们可能会有阴谋!不得不防啊!”公孙瓒不屑地说道:“玄德不必担心,那乌丸这几年都没敢到辽西劫掠,粮草也不充裕。不过,你的话也有道理!明天就多派些探马!”
第二日,刘备与公孙瓒开始率军攻城。这又是一番景象,箭矢在攻守双方之间搭建了一座杀伤的天桥。在这天桥下,攻城士兵高举着盾抬着云梯向城下狂奔,然后在守军投掷的石块、滚木中艰难的竖立起云梯,之后攻城这边一千人一千人的往城上冲,杀声震野!守城一方利用弓箭、木石不断的将其击退!
由于攻城方缺少巨弩、冲车、井阑等攻城器械,在进攻上大打折扣,这对守城的一方非常有利。公孙瓒只能够使用人海战术,没有计略没有战术,就是不停的往城上爬。整整一个上午,没有丝毫的起色。墙上已经被鲜血染红,僵硬的死尸混在木石之间显得是那样的诡异,城墙上下火光处处,被撕烂的‘公孙’大旗斜插在地上,一只不知畏惧的乌鸦落在上面呱呱地鸣叫!
那公孙瓒实在看不下去,就命令严纲、公孙越亲自攻城,这一下还有些效果,士兵们看到将领带头攻城也来了气力。严纲也是员猛将,手拿大刀左劈右砍,生生的杀出一条路来,攻上城墙之后已经全身血污,这时几个敌人军官举刀围攻过来,严纲也不怠慢一个狠劈砍掉一颗人头,接着飞起一脚将另一个踹倒城下……他的身后公孙瓒士兵如泉涌般涌上,缺口越来越大,公孙瓒大喜,不听刘备劝阻,将预备队也派了上去。片刻过后终于看到公孙大旗插上了城墙的一角。公孙瓒看到后兴奋异常立刻便要率领骑兵准备冲锋。刘备也让关羽准备一同进城。
这时“呜――”号角声响起,刘备公孙瓒具惊。这是乌丸骑兵冲锋的号角声,公孙瓒心道:“怎么会出现乌丸骑兵?我不是派出了游骑了吗?”刘备也是心头一寒,他知道这种事早晚会发生,刚才还跟公孙瓒说到那些派出去的游骑兵没有回来需要小心。可是公孙瓒自信的说道:“玄德过滤了,可能是他们走得比较远,现在乌丸是不会出兵的!”
现在一切都晚了。守城的士兵看到援军来到,士气大振,将刚才严纲拼命打开的缺口又给堵了回去。公孙瓒一边命令攻城士兵退下来,一边组织人手抵挡乌丸骑兵,同时自己也身先士卒带领三千白马义从迎击上去。一阵弓箭让许多乌丸骑兵落马,而后便冲进了乌丸骑兵之中。白马义从不愧为公孙瓒的精锐,在数量是自己数倍的敌军中阵形丝毫不乱,跟随着公孙瓒往来冲杀。
关羽也率领自己的五百骑兵杀入敌阵,他的武勇、他的刀法杀那些不可一世的乌丸骑兵头颅满地滚、肢体满天飞,一个乌丸头目不知死活前来挑战,结果被关羽一刀由上至下、连人带马一起被劈为两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