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吞并三韩(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吞并三韩(上) (第2/3页)

我们礼待匈奴、礼待了鲜卑,可他们还是每年都要来我大汉领土烧杀掠夺!杀我人民,辱我妇女!是我们的德不够?还是我们的礼不足?――都不是,是我们太软弱!说白了,就是我大汉臣民少了一种以暴抑暴的血腥!当年汉武帝几次远征匈奴,打的匈奴几近灭绝,再也不敢仰视我中华!”

    坐下许多人都听得热血沸腾,有些人将这句话作为了自己的座右铭!不过那些受到儒家思想熏陶的学生却露出了不理解的表情……一些老师也在暗自摇头。管宁却是听得十分认真,他对于高勇的这种思想还是可以接受,但当听到以暴抑暴时也皱起了眉头。

    高勇看到他们的反应,知道还需要时间才能改变。“啊!说远了!”高勇嘿嘿笑道:“今天我来是准备给大家讲一讲商业的作用的,这里面应该有商学院的学生吧?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五郡鼓励经商和生产吗?有人说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只知道低买高卖唯利是图。其实这些是狭隘的理解,在五郡内的商人已经和工人密不可分,他们除了贩卖物品外还要聚集工人从事生产,比如说桌椅、布匹、铁器、陶瓷等等。你们知道五郡的税赋谁交得最多吗?没错,是商人。农业的税赋现在只占到一成,而商业已经占到了七成!商人将我们的瓷器、布匹等卖到南方,而后换回来我们需要的棉花、粮食、盐和铁,而这些正是商人创造的价值。”

    讲到这里,高勇看看台下,除了苏雪莲一脸的迷醉外,其余大部分的听者都是迷惑的神情!高勇只好尴尬地自嘲道:“哎,这个讲师还真不好当。刚才我所说的你们可能还无法立刻理解,不过用不了多久,等到百姓富足、而在座的各位也受到其中的好处后就会明白的。”

    然后高勇又讲了些法律原理,三权分立的构成以及他们的好处等,足足讲了小半天。等到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了!高勇心想:“既然我没有办法讲清楚,干脆就写出来,举几个例子。嗯!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还有银行学!”想到这银行二字,高勇的脑中灵光一闪,立刻派人请来荀-、陈群和赵胜,因为高勇打算开始建立银行系统!

    不久,几个人陆续赶来,由于不知道高勇有什么急事,全都气喘吁吁地跑进了客厅。高勇看着他们满头大汗呼呼喘气的样子,心里倍受感动,立刻命人送上热水,等着几个人缓过来后才开口说道:“今天我请诸公来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商量。”几个人不清楚高勇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都怔怔的看着高勇。高勇喝了口水,神秘地说道:“经过三年的发展,现在三郡的普通百姓家中都有一些余钱。”

    刚说到这里,陈群立刻开口道:“主公,现在百姓是有一些富裕,可是还不到加税的时候!如果现在加税,我们辛辛苦苦得到的百姓支持、民心拥护将会损失殆尽啊!”高勇没有想到陈群的反应会这么强烈,他如此顶撞也是为自己好,这样的好属下到哪里找!

    高勇感激地看了一眼陈群,继续说道:“长文兄误会了!我不是要加税。我是打算以官府的名义成立一个银行!”

    “银行?”这几个人同时叫了出来。高勇笑了笑解释道:“赵大哥,现在要想新建一座水泥厂要多少钱?”赵胜立刻答道:“从选地到建设厂房、水泥窑再到招募工人开工,大概需要一百五十万钱!”高勇又问陈群:“长文兄,现在每户百姓大概有多少余钱?”

    “一般的大概有数千钱!”高勇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你们看,如果让普通百姓开设水泥厂估计要十几年的时间!而我们官府现在也没有余钱开办。即便鼓励商人,恐怕也没有几家能够开得起。”三个人同时点头表示同意。高勇又道:“不过,如果我们想办法让农户将余钱集中起来,百户就有十几万钱,那要是几千户几万户呢?”

    荀-疑惑道:“那又如何让他们把钱集中起来呢?难道靠银行?”高勇肯定地说道:“没错,就是用银行!我们可以凭借官府的名誉开办银行。对于那些将钱存进银行的人,根据钱的多少给与他一定的利息,这个利息就是银行使用这些钱所付出的代价。比如一个人存了一万钱,那么他每个月就可以得到银行付给他10钱利息,作为使用这笔钱地代价。而银行就可以将这些集中起来的钱去借给合乎要求的人开办工厂、或者去作买卖。这个要求就是那个人有自己的财产,比如说他可以用今后五年或者十年的粮食产量,除去自己生活所需的部分后的可以卖得20万钱,那么它就可以用这些将来的生产出来的粮食作抵押从银行借出10~20万的钱,具体就要看银行对于借钱给他是否有利可图。一但出了问题,这个人没有办法还清借款,那么他就必须用以后每年的粮食来偿还自己所借的钱。同样商人也可以借款来扩大它的商业规模。”

    “妙啊!主公!这…这…这是如何想出来的!”荀-大喜,他现在正在为缺钱而头疼。高勇看到他们不反对,继续说道:“既然这样,我就写一份银行条例,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写出来,然后由政务院去办。不过现在刚刚开始还是规模小一些稳妥,先由我们官府开设中央银行向那些商人筹集金钱,看看效果。我想那些商人看到银行有利可图一定会请求让他们也开办,这时长文在将我们事先准备好的那些条例拿给他们,只有他们完全同意并且接受中央银行的监督才允许他们开设银行。”

    “是!主公!”高勇转过头对赵胜说道:“赵大哥,云弟和青妹应该快要回来了,好想他们啊!”赵胜也十分的想念,说道:“估计会在五、六月份回来,到时候主公就又多了两员虎将!”高勇看了看窗外,说道:“呵呵,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吃苦。对了赵大哥,甘将军的海军已经有了规模,以后就可以安排船队往东往南航行,由甘将军派战舰保护,我们要尽快开辟到倭以及更南边的航线。这样才能更好地卖出我们的物品换回我们需要的物资。”

    荀-插口道:“文锦,这件事要快点办,我们的存粮已经不多了。而且现在冀州、青州、豫州、兖州由于去年黄巾暴乱,已经出现了饥荒,各地大户开始囤积粮食,导致粮价飞涨。那些活不下去的人都开始向着我们这边迁徙,现在已经收留了五万多人,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不久就会需要更多的粮食,还有农具、房屋也不够用。如果不是主公想到了银行,只怕我们今年很难过了!”

    高勇听到情况如此严重,便跟荀-说了自己考虑许久的想法:“荀大哥,我有件事还是要跟你说,希望能够得到你的支持!我打算今年秋收前解决三韩!”

    “什么?”三个人同时大惊!这才刚刚结束战斗,又要开打。高勇解释道:“今年是最好的机会,三韩的三万主力被我杀净,现在他们正是虚弱的时候!而我新军刚刚取得大胜,士气高昂,在加上三韩、乌丸、高句丽还有夫余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在几个月内连续作战,以有备攻无备,以有心算无心。收复乐浪后,我让赵大哥组织商队到三韩那里购买粮食和盐铁也是为了削弱他们,这样秋收前我们突然进攻,他们便没有时间收割粮食,到时候一旦两军对峙,我们的胜算会更大一些。如果拖延到明年开战的话,对我们将会十分的不利!所以还请荀大哥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筹备军用物资,我争取在两个月内解决战斗!”三个人无话可说,其实他们也明白现在是最好的时候。

    不久,高勇写好了银行条例以及中央银行的作用与权利,商人开办银行的权利与义务。还为奉天大学编写了《微观商学》和《宏观商学》两本教材,使得商学得到了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学习商学。此外高勇还根据记忆,写了一个小册子《论钱币的妙用》专门介绍钱币的作用以及官府应当尽量将税收合理得花费出去而不是放在库房里霉烂掉,在书里高勇特别写道增加消费对于发展商业的好处,更是生动地写了一个故事《一枚铜钱的经历》,详细地描绘到:钱币在制造出来后被官府用来购买货物,从而进入商人手中;商人再用钱币购买原料,由此钱币便到了农民手中;而后钱币又被用来购买货物再次进入商人之手;最后商人交税,这枚钱币就又回到了官府的府库,在这个过程中钱币本身没有变,却创造了许多新价值,因此钱币应该进入流通环节而不是在府库睡觉。前两本到还好说,这后一本的面世立时引起了渲染大波,总商会会长钱通立刻在《商报》发表评论表示支持,还根据自己的经验举出了例子,更加得佐证了高勇的正确。而《士报》则大肆诋毁,不断地的引用儒家经典来加以驳斥,什么不懈言利、什么独善其身……可都是空谈,没有实据。现在的五郡在高勇的熏陶下只讲求一切用事实说话,对于空谈都嗤之以鼻,结果那《士报》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

    半个月后,中央银行正式成立。由于赵胜的工作做得好,会长钱通带着一大批商人率先存钱,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开始了解银行的运作方式。荀-有了钱立刻加快流民安置以及道路的建设,因为这是高勇特别强调的,为此专门修建了从奉天到提奚、海冥的高速公路。那些商人收到利息后,果然如高勇所料,不久就有商人提出开办银行,政务院就按照既定计划开始五郡商业银行的审批与建设,第一批只审核了王记商业银行与钱通商业银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