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风雨欲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章 风雨欲来 (第2/3页)

上面站岗。军营里面是一排排整齐的二层房屋。这种二层房屋上层住人,下层用来存放作战物资。正中间是一个大的校场,在军营的围墙外侧还有专门用来进行野外训练的场所。

    来到军营,首先就是在营门登记。进入军营需要审核身份以及说出来到军营的目的和要所找之人,此后又要求被找的人前来确认。即便这样也只能够在专门的会客室见面,而不得擅入军营,违令者斩!此外高勇还在试行休息制度,正常情况下每七天军营除留下值班的部队外其他所有官兵放假一天,准许回家,但是必须在第二日午时赶回军营。

    高勇在会客室等了不多久高顺就到了,进屋后马上向高勇行军礼:“主公好!”高勇也回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说道:“刚才我看到这军营里一切,感到非常的高兴,也为能够有高大哥这样的将领而感到荣幸!”高顺昂然道:“谢主公!我已经把太史慈带来了。他正在门外等候。”

    “请太史慈进来!”这时门被推开,进来一个魁梧不凡、英气勃发的少年,见到高勇马上行军礼:“太史慈拜见大人!”高勇看到这个太史慈果然是一员上将,有诗为证:双手善使枪蟠龙,猿臂能射弓落月。神亭岭上战猛虎,孝信忠义后人颂!

    伸手一指,“请坐!”太史慈挺身正坐。高勇看着一脸拘禁的太史慈说道:“我在青州就曾听闻太史慈忠孝信义、文武双全。今日一见,果然威武不凡!假以时日必定成为一代名将!”太史慈只是严肃地回答道:“大人过奖,慈本来辽东避乱,因见高郡尉正在招收士卒,遂前来报名。后被高将军看重,推荐给大人。”高勇看着一脸严肃地太史慈,说道:“在我这里,只要有才能就会有机会!放心,过不了几个月就会有仗可打!现在就要尽快熟悉我三郡新军体制。到时候是英雄还是狗熊就要到战场才能够见分晓!”

    高顺听到马上就要有仗要打,掩饰不住的兴奋神情。高勇看到高顺的样子,莞尔一笑说道:“四天后开会,到时候子义也一并出席。”说完,看着还在对面发愣的太史慈和蔼的一笑,转身离开了军营。

    高勇看看太阳,已经快到中午了,还是抓紧时间到大儒管宁那去看一看。

    管宁此时正在屋内读着高勇编写的《初级化学》,桌子上还放着其他几本书,这些都是荀-拿给管宁的。国渊也坐在一旁,手里拿着《法学概论》看得聚精会神,并且不时地点头赞赏。管宁看完最后一页,把书合上轻轻放在桌子上。然后闭上眼睛,意犹未尽地说道:“真是一个奇人啊!这物理、化学真是发人深思,让人眼界大为开阔。看过此书才发现自己虚度多少光阴啊!看来我等已经落伍了!”

    国渊看了管宁一眼,缓缓地说道:“确实如此,单这《法学概论》书中提出的三权分立以及国法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就全部是至理名言啊!怪不得这三郡治理的如此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这也未必,无论多么完善的法律还要靠人来执行,同时执行的人还需要别人来监督,以防止徇私舞弊的事情发生。这些都还是任重而道远啊!”说着高勇走了进来,管宁先是一愣,待仔细打量之后忙起身行礼:“见过高大人!”那国渊也起身行礼。高勇急忙制止,说道:“什么大人不大人的!我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而且还是晚辈,所以应当给两位大贤行礼!”说完鞠躬行礼。

    三人寒暄了几句,分别落座。高勇细细打量这二人。

    一个是:一生不慕功与利,千年犹自传美名!饱读经书汉高士,割席断交贤管宁。

    一个是:治政安民显功绩,执法如山不畏权!师从郑玄习经典,直言不讳正国渊。

    管宁最先说道:“刚才读完高太守的几本教材,让人大开眼界,不得不感慨这世间的神奇!也更加佩服大人的济世之才!”高勇谦虚地说道:“先生过奖了,晚辈也只不过是写出了个大体轮廓,至于其中的细节部分还需要更多人的努力来完善。”管宁笑着点了点头,露出赞赏的神情。那国渊随后问道:“刚才进屋时听高太守说这法官需要检察官来监督,可是这检察官又有谁来监督呢?”高勇看着国渊那一脸困惑,解释道:“人民!也就使百姓。有一句话: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给与百姓监督的权力,那么百姓一定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监督这些官员。”国渊听完,马上陷入了沉思,旋即恍然,脸上浮现出了欣喜的笑容:“正理!如此确实是治理吏治**的良方!让百姓去监督官吏,妙!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高勇又接着说道:“至于那《民法典》和《刑法典》的法律条文的制定也可以用此种方法,由各个阶层的人选出代表按照符合自己阶层要求的原则提出所要设立的法律,而后由全体代表协商,协调各方要求、取得一致后便可作为法律条文载入法典。这样的法律基本上会符合各方的要求,推行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国渊仿佛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连着说了好几个‘妙’字!管宁也笑着说道:“如此必然天下大治!”高勇看到时机差不多了,就开口道:“百年大计,科教兴国!科技与教育是国之根本。科技可以引导人们不断得向着未知的领域前进,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而教育则是让后人能够继承前人的意志继续开拓那些先人尚未探知的无限神秘的世界!所以……”说到这,高勇突然站起,向着管宁、国渊行礼,说道:“我想代表三郡数十万百姓,请二位先生能够答应帮助我实行这科教兴国的百年大计!让人人知书守礼,让中华成为真正的礼仪之邦!”

    管宁、国渊听到如此壮语十分的激动,二人同时起身握住高勇的手说道:“好,既然为了伟大中华!我等定然全力支持!”随后高勇就请管宁负责教育,同时身兼奉天大学校长。国渊则作为最高巡回法院首席终身**官在三郡内巡视,有权审理、重审、复审各种刑事民事案件!

    四天后,所有人都来到府衙,因为高勇要实行军政改革的第二步。

    “诸公!今天我请大家来是要说三件事。”众人静静地听着,只有荀-和沮授已经提前听到高勇透露,坐在一旁不语。高勇扫视众人,接着说道:“第一件事,我们的县一级官府机构已经成功的运行了一年,效果很好。因此我想把这种官吏、议员全民选举制度作为我们今后管辖范围内的法定制度载入法典。此外,新年以后,由一月一日开始在三郡实行工作六天休息一天的制度,每七天就叫做一个星期,分别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包括工人、学生、老师、研究人员还有军人在内都必须执行,至于商铺、酒店、客栈以及将来我们要推行的公共交通系统则需要另外规定。这些都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种法律确定的休息日工钱不仅按照正常支付,如果休息日还要额外工作的话,工钱要多付一倍。”

    高勇停顿了一下,拿出一摞纸,让他们传阅,每人一张。后接着说道:“第二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们三郡的官府正式分为三个部分:

    政务院,暂由我负责。下设商务部、教育部、人事部、民政部、建设部和警备部这六部,还有税务总局。各部设部长。此外的税务总局设立局长。警备部队正式由督军府划归到警备部管理,全权负责治安、缉捕以及日常检查等工作。

    法院,分为县级法院、郡级法院、州级法院以及最高巡回法院。县级法院法官任期5年,最多连任6次。郡级法院法官任期5年,最多连任5次。州级法院法官任期5年,最多连任4次,最高巡回法院**官为终身制。上级法官由下级选出。鉴于目前的情况,我们准备推行县级、郡级还有最高巡回法院。

    检察院,分为郡级检察院、州级检察院以及最高检察院,各级检察官由各级议会提名,报经最高检察院和政务院人事部备案,经过审查合格后,经过本级议会和上一级议会选出。郡级、州级检察官任期5年,最多连任6次,最高检察官为终身制。

    候选官员中凡立过军功者、获得嘉奖者优先。同时官员尽量精简,我这有个好方法,诸公可以试行。假设一个部门需要六个人,那我们就用五个人去完成这六个人的工作,同时五个人可以获取五个半人的俸禄。

    如果有百姓举报哪个部门人浮于事,我就拿它的主管开刀,轻者撤销主管官员,重者全员裁撤决不姑息。告诉我们的官员与百姓不劳动者不得食,每个人只有工作才能够得到承认,才能够获得生存的权利。

    第二件事,督军府成立一年多了,运行的情况也非常的好。不过由于我们三郡需要开辟海上航道,因此我决定年后组建海军,由甘将军负责提出组建计划,并且督军府给与协助。计划完成后交给我看。没有问题后立刻开始执行,要尽快形成战斗力,因为我们很快就要用到海军。还有各位将军必须到奉天军校学习两个月,尽快熟悉我们三郡的军政体系,此后每年只要没有战事,就全都要定期回到军校进行学习,这是军令!听明白了吗?”

    “是!主公!”

    高勇望向门外说道:“因为很快我们就要打仗了。这仗不是我想打的,是别人逼得我们不得不反戈一击!”说着高勇看着众位将领笑了笑,继续说道:“我们这次的用兵对像是辽东的公孙度。这也是我所要说的第三件事,就在我们为了大汉安危在冀州与黄巾贼作殊死搏斗的时候,那个公孙度竟然勾结夫余、高句丽、三韩还有渔阳的公孙瓒向我三郡周围增兵,妄图将我三郡吞并。呵呵!只是人算不入天算,我三郡躲过了这一劫。但是居安思危,他们一定不会放弃进攻三郡的意图。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摆脱这种被动的境地!”说完,沮授、戏志才还有荀-马上眼睛一亮,高勇看到自己手下的谋臣如此厉害,感到很欣慰,接着说道:“下面我就先公布各部的首任官员,

    政务院:荀-任政务参赞,协助都督管理政务院各部。

    赵胜任商务部部长,奉天大学商学院院长

    管宁任教育部部长,奉天大学校长;

    国渊任最高巡回法院**官,奉天大学法学院院长;

    陈群任民政部部长。

    督军府:沮授任督军参赞,协助都督管理督军府各部。

    戏志才任参谋部参谋长;

    高顺为奉天军校的名誉校长。

    郑浑为奉天技术学校校长。”

    说完这些,高勇看到了那些武将们的有些迷惑不解的脸,知道他们因为没有获得任何官职或者武职而感到担心,遂微微一笑对着全体将领说道:“各位将军切莫着急,你们的官职是武职系统,我这里已经准备好,不过这些武职却需要相应的战功,而且我保证全年的总收入只会比他们高而不会比他们低。将来还要靠在座的各位将军去保卫国家驱除敌寇,扬我中华天威!”座下众将刷地一同起身高声道:“扬我中华天威!”

    高勇看到众志成城,心里十分的激动。不过接下来说的话就没有几个人懂了,“诸公,我有一句话不得不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军不干政,政不扰军!军事决定政治,政治又是军事的延续!官府只考虑要不要打,军队只考虑如何去打!明白吗?”除了沮授、荀-等几个谋臣的脸上露出的理解与激动的神色外,其他人虽然有些迷茫,确仍然坚定地回答道:“是,主公!军不干政,政不扰军!我等铭记于心!”

    随后新的行政体制开始运行,各个部开始组建并且试运作。**官国渊开始在三郡进行巡查。

    几天后,高勇到政务院听取情况汇报。这次是在为政务院新建的办公楼内,这座办公楼是一座三层的钢筋水泥结构建筑。政务院主要高层围坐在桌边,首先由政务参赞荀-介绍情况:“主公,去年我三郡共收得俘虏二十七万余,其中青壮一共十八万余,妇孺九万余。外地移民十一万余。加上三郡原来的人口一共七十余万。由于人口猛增一倍,致使如今我三郡每日的存粮消耗巨大,按照目前的速度计算,仅能够维持到今年六月。”高勇听着没有任何表态,然后就由商务部赵胜汇报:“主公,去年黄巾暴乱,导致我路经冀州的商路全部阻绝,幸得海路尚可勉强运行,我三郡的收入比前年有所下降,官办工厂共收入九千余万钱,商人税收为二千余万钱。不过现在粮价上涨得十分厉害,已经由最初的每一石30钱涨到了现在的300钱,根据商务部的估计今年还将继续上涨。不过,有几件事还需要注意一下,我海上商船队经常受到不明海贼的骚扰,索性目前还没有造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