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三章 眼红国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三章 眼红国内 (第2/3页)

的莲花汽车以及萨博汽车公司可都是有名的很,而之前这斯柯达可是以简陋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啊。”吴慧芳有点不明白地说。

    “没关系的。斯柯达是以简陋的方式出现在世人眼前,但是我们可以让它改变啊,只要它符合我的要求就行。我打算让斯柯达主攻国内市场的。你看国内的桑塔纳和夏利,跟斯柯达没什么区别的,而且在国内市场,这些车子还真是供不应求啊。”一说到国内市场,吴志顿时两眼冒光。

    2o世纪8o年代后期至9o年代初期,由于国民经济展度及市场化进程加快,汽车消费市场高扩张。1988年,汽车销售是不足对万辆,到1992年销售量迈上1oo万辆台阶,1993年汽车消费市场更是急剧扩大,汽车销售量达15o万辆以上,比1992年增长5o%左右。截止到1999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为1453万辆。如此大的市场让吴志眼红的很。而且这也是汽车工业强大起来的时候,同时也是汽车厂家展的黄金时期。

    不过尽管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生一些积极变化,但不容回避的是,国家依然是汽车的最后消费者。生产出来的轿车绝大部分都进了政府和集体。直到94年后,国家才允许私人购买轿车。这才是中国汽车市场真正的开始爆。

    而这又让吴志头疼不已。但尽管很头疼,但是吴志仍然要进入国内市场,这也是没办法的,谁叫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一想起此时国内的简简单单的老三样的车价在13万元到15万元之间。而且在8o~9o年代,汽车市场根本就没有什么价格战之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家轿市场都被“老三样“统治,消费者的购车选择就是简单的三选一。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很难看到促销活动的踪影。产能低、市场小、对手少,当然谈不上什么竞争。

    而且国内汽车市场是以价格高出国际市场近3倍的普通桑塔纳为代表的计划经济垄断的卖方市场,在这一期间汽车资源少,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都是“大爷”。所以汽车的利润吴志也很眼红。

    “是啊。国内的市场真的是很大,只是让斯柯达进入中国市场的话,那就有点难度了。而且不在国内设厂的话,那斯柯达的价格可是比桑塔纳和夏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