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五章 人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五章 人性 (第2/3页)

缺点也会让我们付出各种代价。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人性弱点,且都是自己不易察觉或不愿察觉的,这也是我们遭遇各种失败的根由所在。

    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也不例外,当他们驰骋疆场、叱诧风云时,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人性弱点而面临各种失败甚至走向不归路。生性多疑的人不仅仅有刘表,还有曹操呢。

    刘表,汉末群雄之一,姿貌温伟,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应该说刘表还是很有能力和颇有功绩的,他勤勉好学,善于思考,在治理荆州时期,恩威并着,招诱有方,万里肃清,群民悦服。

    刘表控制荆州以后,对于属地的管理励精图治,有条不紊,贡献颇多,有声有色,之前“人情好扰,加以四方震骇,寇贼相扇,处处糜沸”的荆州,变成了“万里肃清”的东汉后期罕见的一片乐土。

    所以,应该说刘表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当时东汉帝国灾祸连天的情况下,对于荆州地区的国计民生有着不小的贡献。那么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刘表为什么没有能够抓住机遇,成就大业呢?

    其最为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刘表的人性弱点------“多疑无决”所致。

    什么是“多疑无决”?就是生性多疑、毫无主见,刘表后期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后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

    这说明刘表在建立了一定的基业后,对于事业思想消极,不思进取,偏安一隅,只求自保;对于属下则是猜忌多疑,只倚重亲信蒯氏兄弟和妻舅蔡瑁等少数几人,而对于大量的优秀人才如黄忠、魏延、文聘则不为重用,而民间的英杰之士如诸葛亮、徐庶、庞统、马良等则更是视若无物。

    这些隐患所引的恶果从后期的展便可看出,刘表死后,其宠信的蔡瑁专权,擅立昏聩的幼子刘琮为荆州主,排挤长子刘琦,导致刘表集团分裂,从而使曹操坐收渔翁之利,兵不血刃便接受了刘表苦心经营的全部家当,真是令人叹惋!

    怨不得曹操曾评价刘表:“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